當前,除了遭遇因疫情關閉工廠、芯片短缺等嚴峻問題外,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還面臨橡膠等原材料供應短缺這一難題。比如為了保證原材料的儲備,世界最大的輪胎制造商之一法國米其林已開始通過航空貨運來解決港口擁堵、海運延遲的問題。今年以來,中國橡膠進口同比也有明顯增長。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1~4月,中國進口天然及合成橡膠(含膠乳)共計236.7萬噸,較2020年同期的215.8萬噸增長9.7%。在中國,天然橡膠生產的主力軍是農墾集團,個人或私營企業基本不生產。而近年來,受天然橡膠價格持續走低的影響,中國每年橡膠產量不斷下滑,2020年僅為75萬噸,占全球5.5%。由于產量遠低于消費量,導致中國天然橡膠的進口依存度較高。據統計,2019年,中國天然橡膠表觀消費量為325.46萬噸,進口達245.6萬噸。這意味著,進口依存度達到75%。對外依存度之所以這么高,除了氣候因素外,還有種植體制方面的制約。土地成本高、前期投資周期長、資金需求大等因素,都嚴重制約著國內橡膠種植。而且,與東南亞等橡膠主產地區相比,海南溫度低多臺風,天然橡膠產量低,且割膠環節人工成本高,在生產種植上不具備比較優勢。同時,由于膠價長期低位運行,導致企業經營陷入困境,膠農增收壓力加大,產業基礎嚴重受損,產業發展面臨空前危機。要解決這一問題,有賴于新品種和適用機械的研發推廣。要在推廣新品種同時,對橡膠園進行改造,適當密植方式及橡膠園平整,提高橡膠生產管理的自動化水平,如自動割膠、采收降低人工成本。另外,還要促進生產標準化,降低乳膠中雜質,提升橡膠品質。通過不斷推廣新品種,逐步提升機械化水平,降低單位成本,才能解決橡膠產業發展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