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菲律賓等國,從年初開始,在全球大量搶購豬肉,推高生豬期貨價格。繼中國2018年暴發非洲豬瘟后,菲律賓、越南這兩個東南亞主要豬肉生產國,也暴發了疫情,并深受影響,隨后加入了國際豬肉搶購大戲之中,這促使國際豬肉價格維持高位。由于疫情在菲律賓國內持續蔓延,菲律賓總統府5月11日宣布,進入為期一年的全國災難狀態。從全球形勢來看,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數據,最近疫情數據披露時間停留在4月22日。截至這一時間,2021年以來,全球共有15個國家和地區發生701起家豬和2537起野豬共3238起非洲豬瘟疫情。據菲律賓官方統計數據,這輪疫情導致菲律賓生豬存欄量減少至少300萬頭,相關行業損失超過20億美元;疫情還導致菲律賓豬肉產品價格飆升,政府不得不加大豬肉產品進口。在菲律賓,肉類消費以豬肉、禽肉為主。其中,豬肉占比達到50%-60%,禽肉占20%左右,牛羊肉占比相對較少,跟中國肉類消費結構大體相似。由于生產無法滿足需求,菲律賓每年還要進口豬肉20萬-30萬噸之間,主要是從越南、美國進口,歐洲也有一定的進口量。如今遭遇非洲豬瘟,菲律賓國內產量更是受到嚴重影響,如果全部按照出欄體重120公斤計算,減少至少300萬只,將損失36萬噸豬肉。預計今年進口量可能擴大到40萬噸。在宣布非洲豬瘟疫情進入災難狀態后,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批準了對豬肉產品更高的進口配額,以確保該國有足夠和負擔得起的食品。作為東南亞地區的人口大國,菲律賓、越南的豬肉需求量大。過去兩年,越南受疫情影響,不僅不出口豬肉還需要進口,加劇了東南亞豬肉供應形勢的緊張,加大了從美國、歐洲的豬肉采購量。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中國豬肉進口量總計11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1萬噸,增幅為22.11%,肉類進口來源國主要是巴西、西班牙、美國、阿根廷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