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新興市場國家難以擺脫大流行病引發的經濟危機,其影響可能蔓延,傷害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應盡一切努力,確保改善疫苗獲取以及更公平的經濟復蘇。更加貧困的國家面臨著利率上升、但其經濟卻未在增長的風險,可能會發現被債務償還掐住了脖子,尤其是如果債務以美元計價的話。“這不僅危及到這些國家,這還危及到全球供應鏈,危及到投資者信心,換句話說,這對發達經濟體產生了反彈影響,”她說。“對這種差異熟視無睹,不僅會損害那些國家及其人民,而這足夠糟糕,而且還會以我們預計將是重大且需要密切關注的方式,損害全球復蘇,損害投資者信心”。格奧爾基耶娃說,由于需求的溢出效應,總體而言,美國為刺激經濟而采取的措施在轉化為利好其他國家的消息。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她擔心2022年及以后的情況,即使利率升幅相對較小,但加上美元可能走強,這可能給企業和主權債務帶來問題。這些企業和主權債務甚至在此次危機前就很高了。格奧爾基耶娃稍后在圓桌會議上說:“未來幾年絕對至關重要。我們不得不加大措施,縮小這種非常危險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