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全球主要央行組成的聯合組織周一表示,到2050年將導致全球變暖的碳排放削減至“凈零”,可以提振經濟增長和就業,但需要在2030年之前推行每噸160美元的碳價格。面對利用其雄厚財力采取行動的呼聲,各國央行目前正在考慮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選項,并依靠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的深入分析來協助商討。在一份最新的經濟情景分析報告中,NGFS得出的結論是,只有相對快速有序地向低碳經濟轉型才能促進經濟增長,而延遲轉型或不采取行動則會對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如果這些變化以一種有序的方式發生,那么情景分析表明,這可能會促使全球GDP加速增長,并且失業狀況相對于之前的趨勢更低,”NGFS表示。“如果轉型失敗,NGFS的情景分析表明,即使不考慮惡劣天氣事件的潛在后果,到本世紀末,高達13%的全球GDP將面臨風險,”報告補充道。但是,為了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必須在2030年前穩步推出每噸160美元的碳價格--或同等的“影子價格”,而這將推高通脹,并在一些能源密集型產業國家推高失業率。報告補充稱,轉型情景中長期利率傾向于上升,這反映了碳價格造成的通脹壓力,以及轉型刺激的投資需求增加。報告總結稱,盡管延遲行動將使長期利率在未來10年保持平穩,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利率可能會大幅上升,超過凈零排放情景下的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