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勢兇猛的疫情沖擊了印度的供應鏈,印度的制造業自3月底開始急轉直下。泰米爾納德邦是印度汽車生產中心,也是遭受此次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多家工廠面臨關閉。目前現代汽車工廠已有兩名員工被感染,管理者已同意暫時關閉工廠。越南于今年4月底出現新一輪疫情,疫情在其北部加速蔓延。據路透社報道,出于防疫需要,越南北部北江省暫時關閉了4個工業園,重啟時間另行通知,其中3個工業園區設有富士康公司工廠。三星電子生產基地所在的北寧省也于5月25日開始實施宵禁,工廠停工導致越南國內產能受阻,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CNBC報道稱,為了防止疫情影響到生產,如今許多制造產業的企業和廠家正計劃將生產線重新移回疫情控制更加有效的中國。麥肯錫調查顯示,采購商計劃未來5年增加自中國的采購,而疫情發生后有13%的采購主管預計將增加自中國采購的份額。訂單回流的原因中,中國強大的價值鏈整合能力,作為原材料供應商起到關鍵作用。從今年的數據看,外資正加速進入中國。據商務部統計,前4個月中國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533家,同比增長50.2%;實際使用外資3970.7億元,同比增長38.6%。有分析認為,中國需要鞏固產業鏈方面的優勢,完善經濟生態。當前,國內成本的上升可能導致部分跨國企業在產能布局上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傾斜。此外,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各國企業、消費者對價格將更加敏感,成本和效率將是其選擇產品、服務和投資目的地的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