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項由世行主導的太平洋光纜項目遭遇競標過程“非正常終止”。此項名為“東密克羅尼西亞”的光纜項目旨在改善瑙魯、基里巴斯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等島國的通信。建成后,在數據的傳輸上將會比衛星傳輸更加迅速和便捷,將大大提高基里巴斯等太平洋島國之間的信息傳遞效率。該項目由世界銀行和一家亞洲銀行共同組織,項目的資金大約在4.8億人民幣左右。在項目公開招標會上,中企華海通信(此前名叫華為海洋)和另外兩家來自法國和日本兩家公司投遞了標書。據稱,華海通信的報價比另外兩家公司低了不止1/5,這讓該公司取得了競標的絕對優勢。但在中期華海通信即將獲勝的時候,兩大銀行宣布競標終止,理由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承包商”。之所以終止競標,是因為即將獲勝的華海通信會讓太平洋島國充滿“不安”。這個項目中的一條關鍵光纜通向了關島,其中涉及了大量的美軍資料,而中企的參與讓美國政府非常“不痛快”。在去年的招標階段,美國政府就曾發出外交照會,詳細表達了自己的顧慮。如果從競標角度出發,法日兩國的企業沒有一點競爭力,華海通信毫無疑問將會中標,但是地緣政治因素再次阻止了中國企業中標,由于沒有過硬的理由,“只能將這次競標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