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布魯塞爾時報》7月31日報道,比利時情報部門已對三個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發出所謂“間諜風險”警告,然而報道同時說,“即使尚未發現具體案例。”《布魯塞爾時報》稱,小米、OPPO和一加公司生產的智能手機在比利時消費者中非常受歡迎,但該國國家安全發言人范達埃爾聲稱,該國情報機構想提醒消費者注意“潛在間諜威脅”。然而報道提到,這種說法并沒有實際案例的支撐。“因此我們建議他們(消費者)保持警惕。”范達埃爾宣稱。她還拿其他個別國家當做“榜樣”,聲稱它們也曾表達對中國的電信公司對“私人生活”和“國家安全”帶來的所謂風險的擔憂。此外,該國司法部長范奎肯伯恩也附和稱,上述中國公司和中國政府存在“深入聯系”。報道稱,一加和小米公司未對此事做出回應。Oppo公司的比利時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活躍在全球40多個國家,并與所在國的政府和官員保持著積極關系。他說:“我們遵守所有當地法律和法規。”
對此,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在8月3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比有關安全部門“在沒有任何確鑿案例的情況下”,發表了中國企業的智能手機存在所謂“潛在間諜威脅”的言論,是不負責任的,直接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形象和利益。個別別有用心的人動輒把科技和貿易問題政治化,對不同國家的產品搞雙重標準,抹黑和打壓別國企業,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該改改了。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政府一貫要求在海外的中國企業遵守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中方2020年發布的《全球數據安全倡議》中就明確提出反對利用信息技術破壞他國關鍵基礎設施或竊取重要數據、反對濫用信息技術從事針對他國的大規模監控、企業不得在產品和服務中設置后門等,這是中國為維護全球數據安全作出的承諾。我們呼吁各國應像抵制種族歧視一樣抵制科技和貿易領域的國別歧視,維護公平競爭和市場原則,恪守國際經貿規則,為各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希望比有關人員立即停止對中國企業的惡意抹黑,停止做有損中比互利合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