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貿易代表辦公室以及國土安全部的官員在美國商會7月底舉辦的一次名為“解決強迫勞動”的網上會議中攻擊中國新疆存在“強迫勞動”,并聲稱將跨部門合作,防止“強迫勞動產品”進入美國。不過,美國官員的主張卻引發與會代表的擔憂。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副貿易代表卡根和美國國務院監督與打擊人口走私辦公室代主任約翰斯通在會議期間均聲稱“強迫勞動”的現象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上創造了“不公平的優勢”,傷害美國勞工與企業。卡根稱,美國正在與七大工業國家和世貿組織合作應對這樣的情況。約翰斯通稱美國務院已推出“負責任采購工具”網站,提供包括11個產業和44種商品的“強迫勞動”風險資訊、風險管理工具,協助企業了解并減少在供應鏈中使用“強迫勞動商品”。美國國土安全部主管貿易的副助理部長艾瑞克·蔡則稱,美國土安全部與運輸安全部(TSA)、海岸警衛隊、特勤局等16個部門合作,檢驗商品的組成部分是否可能來自“強迫勞動地區”,防止“涉及人權侵犯行為的商品”進入美國。“雖然這些表態是在一個非官方活動上發出的,但發言者的身份卻是官員,鑒于美國近來在涉疆問題上的做法,這些發言完全可以視為官方的態度。”美國官員的說法也引起商界人士的不安,美國商會國際法小組委員會聯合主席對國會可能通過的一項允許人們就供應商的行為起訴美國公司的立法感到不安。他表示:“美國商會深切關注采取一刀切解決方案的立法。”因為這樣的立法可能導致美國公司完全退出發展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