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9月13日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大,處于小而散的狀況,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2021年初,在工信部宣布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對外商投資全面開放后,市場競爭必然更加激烈,適應能力較差的企業將會面臨“出局”的風險,兼并重組、優勝劣汰進程將加快。工信部這次的發言主要是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據中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中國8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17.8%,但8月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跑贏大市,產銷環比和同比繼續保持增長,產銷量首次超過3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肖亞慶稱:“要看到新能源汽車技術含量高的特點,所以資源應該盡可能市場化集中,避免分散。”隨著國內資本爭相進入新能源車賽道,這一行業的競爭趨于激烈。與此同時,相關政策部門對于新能源車整車生產資質(即準生證)的控制也趨于嚴格。這使得一些在多地投資的新能源車企業,無法拿到整車“出生證”,這使得他們開始在投資上處于觀望狀態。實際上,僅靠政策部門難以準確判斷哪些新能源車企業能夠成功,真正的檢驗恐怕還是要靠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