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歐盟推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試圖連接歐洲與世界的全球基礎設施計劃。這份戰略計劃中并未提及中國,但參與起草計劃的歐盟外交官說,其中“寫滿了中國”。時隔兩個多月,當地時間9月15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年度咨文中給這項計劃起了個名字——“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稱歐盟希望借此與世界各國建立“全球門戶伙伴關系”。她還宣布,歐盟將在明年2月的地區峰會上與非洲國家就此計劃展開討論。“我們(歐盟)希望把全球門戶變成一個全世界可信賴的品牌。”馮德萊恩介紹道,歐盟將與世界各國建立“全球門戶伙伴關系”,希望投資于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將世界各地的商品、人員和服務連接起來。這是繼今年4月歐盟與日本、印度達成全球基建協議、以及一個月前G7峰會上提出類似呼吁后,歐盟為抗衡中國而做出的最新舉措。馮德萊恩稱:“我們擅長為道路融資。但對于歐洲來說,在中國擁有的銅礦和中國擁有的港口之間修建一條完美的道路是沒有意義的。在這類投資方面,我們必須變得更聰明。”馮德萊恩還提到,歐盟將在明年2月的地區峰會上與非洲國家討論“全球門戶”計劃。有評論稱,歐盟的“全球門戶”計劃將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展開競爭。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就此事回應稱,中方歡迎歐方提出全球互聯互通倡議。有人聲稱歐方這一倡議意在對沖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我認為歐方不至于有如此狹隘的想法。博雷利表示,歐方提出的互聯互通倡議絕不是要和“一帶一路”唱對臺戲。我們愿同中方加強協調,將歐方的互聯互通倡議同“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對接,也愿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同中方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