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公布的10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0.6,較9月回升0.6個百分點,顯示中國制造業重返景氣擴張區間,擴張率為6月份后最強勁。10月財新PMI走勢與同期國家統計局制造業PMI不一致,后者錄得49.2,低于9月0.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于收縮區間。這兩種指數的主要區別在于:官方PMI數據調研以大中型企業為主,樣本超過3000家,更能反映經濟的總體情況;而財新PMI數據更能反映中小型企業的情況,樣本企業只有430家。從財新制造業PMI看,10月份的需求轉強,助推PMI上升,新訂單總量創下4個月來最高增幅,而海外訂單已連跌3個月。部分制造商稱,銷路難以打開,出口運輸困難,令出口業務受挫。另外,據企業普遍反映,由于限電、原料短缺和成本上揚制約了產出,雖新業務總量上升,但產出卻連續3個月下降。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疫情好轉,對制造業影響減弱,內需提振,但供給約束成影響經濟運行首要因素。政策層面既要采取有效措施對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更要重點關注下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