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是代表德國企業推動亞太地區和德國經濟互動的利益團體。該會新上任不久的主席博樂仁在接受德國《商報》采訪中指出:在亞洲生活著大約40億人口,也就是人類總數的一半。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這個地區會貢獻超過全球一半的經濟發展總量,同時也會排放全球超過一半的二氧化碳。無論是在氣候保護、數字化、新冠大流行和人口結構變化方面,我們這個時代諸多巨大挑戰的答案只能在和亞太地區國家的合作中找到,尤其和中國。博樂仁認為,德國決策層的工作重點應該著眼于同中國一道規劃建設性的經濟政策,此外,與亞太地區所有國家深化伙伴關系,制定明確且務實的經濟和產業政策,讓歐洲繼續保持亞太地區國家重要合作伙伴的地位,也應該是政策制定者關注的重點。在談及中美沖突不斷之時,新一任德國政府該如何選擇立場的問題上,這位在中國上海生活過多年的德國企業代表認為:我們應該制定自己的方針,這樣才不會成為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皮球”(Spielball)。這兩個國家如今在政治上、經濟上和科技方面都力圖占據主導地位。但與許多對中國持批評態度的聲音不同,博樂仁仍然認為和中國保持對話十分重要。“我們互相依賴對方。這不僅從如今供應緊張的情況可以看出,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會受到連累。”在被問及中國的人權問題在多大程度上會得到他的關注時,博樂仁明確指出,人權的問題首先是個政治議題。相互沖突的價值觀和看法更應在政治層面上進行討論,而不應該轉嫁給經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