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是礦產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近日表示,印尼可能會在2022年停止出口鋁土礦,2023年停止出口銅礦,2024年停止出口錫礦。如果印尼落實此舉,無疑會加劇多種礦產的全球供應鏈緊張狀況。不過,佐科·維多多近期一直在釋放類似信號。2021年10月19日,佐科威曾公開表示,印尼計劃停止出口所有大宗商品原材料,包括棕櫚油,以吸引海外對本土資源加工領域的投資,并創造就業。2021年1月,歐盟就印尼鎳出口禁令向世貿組織(WTO)投訴,狀告印尼對鎳礦石等不銹鋼生產原材料施加出口限制。但佐科·維多多表示,此類爭端“不是問題”,印尼將繼續歡迎海外投資。2020年年初,印尼停止了鎳礦出口,此舉引發海外投資者大量投資印尼鎳加工領域,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早在2014年1月,印尼推出了一項法律,禁止出口未加工礦石。到2017年,印尼再次放寬礦石出口政策,目的是給礦業公司5年時間建造本土冶煉廠。而鎳礦原定2022年禁止出口,但印尼政府卻在2019年9月宣布,印尼將從2020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鎳礦出口。當月中國立即從印尼和菲律賓等鎳出口大國搶購了710萬噸鎳礦石。印尼總統宣布未來三年可能相繼禁止鋁土、銅和錫礦出口后,投資界人士表示,大宗商品價格一直在上漲,特別是銅價;現在各國都在倡導新能源汽車,其中電動車對銅的使用量遠遠超過普通化石燃料汽車。這意味著需求在大量增加,而供應卻沒有大的增長。印尼如果禁止銅礦出口,等于是火上澆油,供需矛盾會在未來3-5年內非常突出。曾有研究預計,到2030年年底,全球電動車充電站將超過2000萬個,所耗用的銅將比2019年高出250%。咨詢公司ALIXPARTNERS今年6月估算,當時電動汽車約占全球汽車總銷量的2%,到2030年將占總銷量的2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