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與來華訪問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秘書長納伊夫·哈吉拉夫舉行會談。會后雙方發表聯合聲明,一致同意盡快完成中海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建立中海自由貿易區,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統籌推進雙方經貿利益。納伊夫此前曾表示,中國在海合會重啟自貿協定談判的名單上居于首位。中國和海合會國家經濟互補性較強,雙方在能源、商品貿易、投資等領域合作日益緊密,中海經貿關系多年來不斷提升。根據海合會統計,2020年中國取代歐盟成為海合會最大的貿易伙伴。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21年,中國與6個海灣阿拉伯國家進出口總值達到15041.35億元。中海自貿協定談判開始于2005年,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經濟技術合作等多個領域。2009年,海合會單方面中斷同所有國家和區域自貿協定談判。2016年,海合會重回談判桌,中海雙方當年進行第六輪至第九輪談判,但隨后由于地區局勢等多種原因,談判再次中斷。直至目前,中海自貿協定談判迎來重啟契機。海合會各國具備重啟談判的條件和意愿。2021年以來,各國努力調和內部分歧,合作形勢明顯改善。2021年年初和年底舉行的兩次海合會峰會上,沙特等國恢復與卡塔爾的外交關系,各國就戰略合作和經濟與發展一體化的原則和政策達成一致,海灣關稅同盟和共同市場有望得到進一步完善。這不僅有利于海合會各國深化經濟合作,也為恢復中海自貿協定談判創造了條件。此外,受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收縮政策、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海合會國家對華戰略倚重進一步增強,加之各國近年來加快經濟轉型步伐,多元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貿易、投資、電子商務等領域均快速發展,對華產業對接的需求大幅增加,中海自貿協定的簽訂符合各國戰略和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