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經濟轉型和穩增長來說,“十四五”時期是一個關鍵挑戰階段,找到一些有支撐作用的領域,對于穩增長有重要意義。從目前的政策趨勢看,新能源汽車以及與之配套的基建領域,將會成為穩增長的重點領域之一。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日前發文提出,到“十四五”末中國電動汽車充電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能夠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創新利用專項債券和基金等金融工具,重點支持充電設施以及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項目,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渠道,為充電設施建設提供金融支持。發改委網站刊登的“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顯示,爭取到2025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覆蓋率不低于80%,其他地區不低于60%。文件還稱,“加快車電分離模式探索和推廣”,要探索出租、物流運輸等領域的共享換電模式,優化提升共享換電服務。中國交通運輸部稍早發布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稱,加快推進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鼓勵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除了“十四五”規劃,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日前發文稱,大力發展綠色消費,其中提到,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輛購買限制,推動落實免限行、路權等支持政策,加強充換電、新型儲能、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車船用LNG發展。推動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有序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從這些政策措施來看,在國家未來幾年的穩增長政策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消費及配套基金領域,將會有較多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