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的數據顯示,日本12月以日圓計價的出口和進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因在價格上漲之際,供應瓶頸在2021年底有所緩解。然而,除了圍繞Omicron新冠病毒變體的不確定性之外,持續的半導體短缺也仍然令日本企業頭疼,其中包括豐田汽車,該公司在1月18日大幅下調短期產量目標。農林中金總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南武志指出,Omicron“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他并表示那可能破壞日本經濟的許多方面,從企業的海外供應鏈到國內消費。財務省的數據顯示,日本12月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17.5%,高于路透調查分析師預估的增長16.0%,但低于11月的20.5%增幅。12月以日圓計價的出口和進口分別創下7.8814萬億日圓(690億美元)和8.4638萬億日圓的紀錄,為1979年1月有可比數據以來的紀錄高位,主要是受通脹上升影響。鋼鐵出口值同比增長75.1%,但出口量增幅為10.2%,這表明飆升的商品價格推高了銷往海外的日本制造產品的價值。12月對美國出口增長22.1%,隨著日本工廠產出反彈,汽車出口在五個月來首次出現增長,較上年同期增加11.9%。12月對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10.8%。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和日圓疲軟,12月進口激增41.1%,但低于預期的增長42.8%,及11月的增長43.8%。這導致12月錄得貿易逆差5824億日圓(50.9億美元),預期為逆差7841億日圓。2021年全年,日本錄得1.4722萬億日圓的貿易逆差,為兩年來首次出現逆差,因燃料進口成本加。2020年為順差3883億日圓。日本央行曾表示,盡管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對家庭造成傷害,但疲軟的日圓可能繼續對日本經濟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