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球造船市場9成份額的日本、中國和韓國2021年的訂單相較于2020年大幅增加。日本是2021年的2倍多,中國和韓國的實績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隨著經濟活動的重啟,集裝箱船和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表現出色。日本船舶出口組合1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日本出口船舶合同實績為1520萬總噸。如果不考慮因強化船體結構規定而產生大量需求的2015年(2222萬總噸),2021年是2008年(1942萬總噸)以來的最高水平。運輸鐵礦石等的干散貨船的需求為204艘,遠遠高于2020年的88艘。 世界第一大造船國中國的集裝箱船訂單猛增。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總體訂單量(按載貨重量噸來計算)為6707萬噸,達到2020年的2.3倍。韓國方面,該國擁有優勢的液化天然氣船表現出色,造船企業的訂單額為439億美元,達到2020年的2.3倍。中韓兩國均為8年來的最高水平。不過,由于原材料鋼材的價格上漲,未來的前景也存在不確定性。大型船舶從接到訂單到交付使用一般需要兩年時間,造船過程中上漲的成本很難轉嫁出去。要改善盈利,各家造船企業必須開發以環境負擔小的氨和氫為燃料的新一代船舶等高附加值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