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9日,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UNCTAD)發布《2022年全球投資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1年外國直接投資(FDI)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達到1.5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4%,但同時稱這一趨勢不太可能在2022年持續下去。報告稱,全球FDI去年出現上升,其動力來自蓬勃發展的并購活動,以及寬松的融資和重大基礎設施刺激計劃導致的國際項目融資快速增長。2021年,全球FDI四分之三發生在發達經濟體,投資上升幅度高達134%。 同時,流向發展中經濟體的資金增加了30%,達到8370億美元,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主要是由于亞洲的強勁增長、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部分復蘇以及非洲的增長。報告強調,發展中經濟體在全球FDI流量中的份額保持在略高于50%的水平。同時,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FDI流入量前兩名的經濟體是美國和中國。
報告預測了2022年全球FDI前景,稱今年隨著俄烏沖突導致食品、燃料價格高企以及融資收緊的三重危機,商業和投資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中,影響FDI前景的其他因素包括疫情造成的新影響、主要經濟體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金融市場的負面情緒以及潛在的經濟衰退。報告顯示,盡管利潤很高,但去年跨國公司對海外新項目的投資仍比疫情危機前的水平低五分之一。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反映外商直接投資的“綠地投資”價值沒有出現多大改變。同時,今年投資已經出現了疲軟跡象。第一季度初步數據顯示,全球綠地項目公告下降21%,跨境并購活動下降13%,國際項目融資交易下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