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能源市場緊張導致汽油等商品價格飆升,一些分析者開始呼吁中國增加成品油生產與出口以緩解燃料短缺。彭博社指出,中國正在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煉油國。隨著大型煉油廠數量增加,中國已在2020年達到了1750萬桶的成品油日產量。按此增速計算,在2025年,中國成品油日產量將突破2000萬桶。相比之下,2020年美國成品油日產量為1814萬桶。然而,這些煉油廠近1/3的產能正處于閑置狀態。中信期貨公司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占行業3/4份額的中國大型國有煉油廠產能利用率為71%,而私營煉油廠利用率僅為64%。數據和分析公司Kpler指出,在過去的5年年內,中國的煉油能力大幅擴張的同時,卻并未出現成品油產品出口的實質性增加。分析師將此歸因于中國近期為保證國內市場供應而減少出口配額,并呼吁中國增加出口以解決國際燃料短缺。中國成品油出口配額的減少并非是今年才出現的。2021年,國內成品油出口配額累計下發3761萬噸,同比下跌36.29%。國內學者當時就曾指出,相關政策收緊將成為近年趨勢。這是為了調整“大進大出”的能源結構,并通過縮減加工貿易以實現煉化企業的壓減碳排放目標。因此,未來幾年中國成品油供給將維持內向趨勢。另外,中國擴大成品油出口,勢必需要增加原油進口,并不能緩解目前能源供需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