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美國企業表示,他們擔心禁止從中國新疆地區進口大部分產品的美國法律周二生效后,可能令貨物運輸受到干擾,并提高合規成本,因為該法會如何執行存在不確定性。《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假定所有在中國西部新疆地區生產的物品,或由與當地政府有關聯的實體生產的物品,都是通過強迫勞動制造的,禁止公司進口此類產品。在該法出臺前,美國海關官員負責在扣押此類貨物時提供強迫勞動的證據。新法將舉證責任轉移到公司身上,后者需要證明所進口產品不存在此類活動,這一變化將影響電子產品、農產品和其他產品的進口。上海美國商會前主席、現任舊金山大學駐校高管的Ker Gibbs表示,要證明不存在強迫勞動幾乎不可能做到。一些現任和前任美國企業高管表示,隨著進口商試圖適應新的要求并了解規則如何執行,該法可能導致短期內供應鏈受到干擾。一些人稱,從長遠來看,該法可能加速一些全球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在此之前,一些公司已在評估抗疫封控措施和日益加劇的政治和監管壓力對業務的干擾帶來的影響。上海美國商會表示,企業正密切關注美國海關官員如何執行這項法律。該商會稱,企業正設法弄清的一個問題是,什么樣的文件才足以證明一批貨物沒有違反這項新法律、有資格進入美國境內。該商會認為這可能導致物流受干擾,并稱,企業為自身供應鏈提供文件證明可能增加合規成本。供應鏈審計人員表示,最近幾個月,多數大公司已在為該法律的實施做準備,其中許多公司對自身供應鏈進行了全面盡職調查,或者把采購來源從新疆地區轉移出去。不過,商業團體指出,一件成品涉及多層供應商,而且隨著企業逐級對供應鏈進行調查,透明度和證明文件會越來越少。也有一些公司正在對供應商開展有關負責任的采購行為和美國法律的培訓項目,或要求其供應商簽署承諾書,確認它們從哪里采購原料。一些企業已停止在新疆以外的工廠雇用維吾爾族工人。一些企業高管表示,該新規帶來的壓力很大程度上將落在中小型企業身上,因為中小企業可能沒有資源來理解和應對這些合規要求。上海美國商會前主席Gibbs說,這項新法律可能會加劇全球供應鏈和通脹壓力,因為企業會試圖從中國轉向下一個最佳供應選擇。近年來,地緣政治挑戰給在華外資企業的經營環境蒙上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