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國醫療器械產品相關的物流供應鏈也不可避免地出現延遲,一些進口產品的緊缺狀況尤為明顯。這使得原本就非常緊缺的大口徑人工血管產品更加供不應求。這類人工血管產品目前沒有國產替代產品,主要廠商只有兩家,分別是日本的泰爾茂和歐洲的邁柯唯。其中,邁柯唯承擔了全球大部分的人工血管供應量,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超過70%的人工血管由其供應。一位血管外科專家所在醫院的心外科是中國最大的心血管病科之一,全年要消耗2000多根人工血管。“過去這些手術只有少數醫院可以做,現在很多醫院都有能力開展相關手術,但人工血管產品的量沒有上去,所以緊缺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彪m然中國對人工血管的需求很大,每年大約在2-3萬根,占全球用量的10%左右,但國外廠商原則上會先保障歐美市場供應。曾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醫生李潮表示,“中國病人的手術量近年來逐年上升,需求在增加,但國產的人工血管一直沒有成功的產品研發出來?!贬t療器械產品的研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極大程度仰賴于供應鏈和材料。以人工血管產品為例,這是一種滌綸線編織物,并且需要使用到動物膠原涂層。現在國內產品一方面面臨醫用級別滌綸線匱乏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動物膠原涂層的原材料供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