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顯示,1~5月,中國糧食進口量6652萬噸,同比下降0.2%。其中,5月糧食進口1591萬噸,同比增長0.2%。然而,由于全球糧價高企,1至5月糧食進口金額同比大幅增長,增幅達25%。從糧食品種看,5月份大米和高粱進口量同比分別飆升98.7%和171.4%。但小麥和玉米進口量卻有所下降,分別為67萬噸和208萬噸,同比分別減少4%和2.9%。分析指出,傳統(tǒng)口糧小麥和主糧玉米進口量的下降主要是與全球谷物價格波動有關。受新冠疫情、極端天氣和地緣沖突等因素影響,小麥和玉米的價格近期持續(xù)上漲。近期國際谷物價格指數(shù)達到169.04,較2020年同期上漲91.59%;而國際玉米價格達到344.84美元/噸,較2020年同期上漲139.62%。而大米進口量的增加主要是源于全球大米產量的持續(xù)豐收,導致出口供應充足,大米價格穩(wěn)定。但增加進口的大米主要是碎米,基本用于飼料加工而非食用。此外,糧食進口來源結構也發(fā)生明顯變化。5月,澳大利亞成為中國最大小麥進口來源,同比增加138.5%。而在玉米方面,5月中國僅從烏克蘭進口12.67萬噸玉米,同比下降90%;而來自美國的進口則有所增加。分析師稱,這反映了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傳統(tǒng)糧食出口大國陷入戰(zhàn)爭的背景下,中國正在積極尋求替代的糧食來源。而隨著美國玉米等糧食進口成本抬升,預計未來中國對巴西、緬甸等地的糧食進口也將出現(xiàn)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