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國會議員就政府對華貿易戰略向拜登總統的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質詢,包括拜登如果打算處理前任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將會怎么做。拜登政府一直面臨壓力,要求降低部分或全部關稅,幫助應對40年來漲幅最快的通貨膨脹。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對議員們表示,針對中國的關稅和其他行動的決定“有待”總統做出。但她也為關稅的重要性做了辯護,稱它們是與中國關系中的“重要杠桿”,并表示在解決通脹等短期挑戰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貿易談判代表永遠不會放棄杠桿,”她說。拜登一直在權衡是否要取消對中國制造的超過3600億美元商品征收的部分關稅,其中包括一些消費品。該舉措的支持者說,這可能有助于緩解通貨膨脹,因為關稅往往會轉嫁到購買中國產品的美國消費者身上。但支持關稅的人表示,放松關稅將消除旨在保護美國工業免受廉價中國產品沖擊的壁壘。他們還指出,中國沒有履行對美國做出的所有承諾,這些承諾是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達成的一項貿易協議的一部分,包括一項在2021年底前額外購買價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大豆、飛機、能源和其他產品的協議。周二,被問及就關稅作出決定前是否會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交談時,拜登說,他計劃進行交談,但指出“我們還沒有確定時間”。周三,戴琪對議員們表示,鑒于“中國確實關心國際信譽”,她認為有必要就中國對該貿易協議的執行情況進行對話。但她指出,“這還不足以促使中國兌現這些采購承諾。”“這使我們得出結論,翻篇的時候到了,”她說。“我們確實需要加強我們對中國的權利,我們需要捍衛我們整個經濟的利益。”戴琪稱,中國有一種國家驅動的經濟模式,使其能夠瞄準并接管整個戰略行業。她說,事實證明,這種做法與更多以市場為驅動的美國經濟從根本上不相容。關于降低關稅,她說,“我們需要著重關注更大的全局。”她說,政府有責任幫助美國人緩解目前的“經濟挑戰和困難”。但她暗示,為保持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維持關稅將是一個更有效的長期工具。“從中期和長期來看,我們可以影響我們經濟的競爭力,”她說。“就短期挑戰而言,我們能做的很有限,尤其是在通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