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換屆后,中德之間的經貿關系前景出現了一些不確定性。德國《商報》日前報道稱,德國聯邦安全政策學院發布了新的戰略文件,該文件明確向德國政府提出擺脫對中國原材料依賴的建議。報道稱,在俄烏沖突爆發三周后,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啟動制定德國“國家安全戰略”的進程。這項戰略文件則要求德國政府將原材料安全,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原材料部門的負責人瓦赫特發出警示,德國對來自中國的許多礦物原材料的依賴已經超過了對來自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該協會建議德國聯邦政府采取積極和全面的原材料政策。BDI的數據顯示,德國在原材料上的確依賴中國供應。比如,稀土有93.5%依靠中國,石墨(90.4%)、鉍(87.1%)、鎂(79.8%)、鉆石粉(75.6%)、銻(68.7%)、鎵(60.6%)、錳(53.8%)、銦(36.1%)等原材料中,對中國的進口依賴程度也很高。實際上,歐盟最近也正在討論制定減少對第三國原材料依賴的法規?!渡虉蟆愤€援引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說法,“我們進口用于電動汽車的鋰,用于制氫的鉑,用于太陽能模塊的硅,和98%的稀土都來自一個供應商——中國。這是不可持續的?!庇袑<冶硎?,“德國和歐盟這樣做首先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對供應鏈不確定性的直接反應。但是這也反映出歐洲對華態度的日趨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