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國經濟出現了通脹飆升、股價下跌和消費者信心動搖等種種麻煩跡象,但有一個重要指標正在彰顯美國的實力:美元。即便道瓊斯指數下跌,《華爾街日報》美元指數依然堅挺,今年以來上漲了8%。美元兌人民幣升值7%,其中大部分漲幅是在過去一個月里取得的。同期美元兌日圓攀升了12%,兌瑞士法郎上漲10%。匯率變動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一國的貨幣若走強,會使進口商品的成本降低,從而應有助于抑制通脹。由此來看,美元升值會令美聯儲的工作稍微輕松一些,可能會沖淡美聯儲想通過激進升息來抑制需求和阻止消費者價格上揚的沖動。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成員Kristin Forbes說:“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美聯儲的加息速度非常快,力度也非常大?!彼硎荆泿抛邚娛亲匀欢坏慕Y果。更廣泛的情況是,其他地方的經濟形勢甚至比美國更糟糕。歐洲經濟受到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的重創。與此同時,政府的抗疫封控措施破壞了中國的經濟增長引擎。回看美國,強勢美元的缺點是會使出口變得更加昂貴,從而抑制增長。但好處是,堅挺的美元有助于抑制通脹。想想美國從中國或越南等地進口的運動鞋和餐桌等諸多商品。美元上漲令進口商品變得便宜。這一點可能特別貼合現在的情況。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在過去12個月的10個月里,進口商品的成本以兩位數的增速飆升。新冠疫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導致美國人待在家里,居家的民眾增加了在耐用品方面的支出,不是去電影院、酒店或餐館消費。美元走強應會壓低進口成本。對于這部分節省下來的進口成本,依賴于進口部件的企業可能選擇用于提升國內銷售的利潤,不是降低產品售價,但一些節省的成本最終應可惠及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