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行業研究報道,中國的獨立煉油廠在購買俄羅斯石油方面變得更加積極。報道稱,位于山東省的一家煉油廠從中國國有貿易商那里獲得了進口俄羅斯石油的配額,這些貿易商因擔心美國的制裁而拒絕與俄羅斯交易對手簽訂新合同。從船舶經紀人和運營商的數據來看,至少有六艘大型油輪的船東,每艘能夠運輸高達200萬桶的原材料,就俄羅斯烏拉爾牌石油到中國的運輸達成了協議。比利時航運公司 Euronav 投資關系部負責人 Brian Gallagher 認為,中國企業購買烏拉爾石油更有利可圖。它的價格比布倫特原油低35美元/桶。根據分析公司Kpler的數據,過去一個月,中國每天購買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的數量增加了8.6萬桶,超過了2021年同期的平均水平。此前,中國商務部代表束玨婷表示,針對俄羅斯制裁對中國企業施加的壓力,中國領導層將采取措施保護中國企業的利益。舒玨廷還強調,中國無意支持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反對“單方面施加的限制,不以國際法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