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執法部門以小米印度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印度”)違反印度《外匯管理法》、非法向境外機構匯款為由,扣押該公司約合48億元人民幣的資產。小米印度回應稱,公司所有運營活動均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公司。公司向銀行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賬單合法且真實,所支付版稅均用于公司印度版本產品所使用的授權技術和知識產權,是合法的商業行為。這并非中資公司首次在印度遭到類似對待,今年1月5日,印度財政部曾發布聲明,指控小米公司有逃稅行為,因此向小米印度發出通知,要求其追繳65.3億盧比(約8800萬美元)稅款。此外,2021年12月,印度財政部更是掀起“查稅風暴”,向印度20多個地方突襲查稅,小米、OPPO、一加等中資企業在清查中紛紛遭到處罰。2022年2月15日,印度稅務部門再次以“涉嫌逃稅”為由,對華為駐印度各地辦事處進行搜查,并扣留了部分文件記錄。要指出的是,印度屢屢發生的針對外資的過度執法行為,實際上反映出了該國對外資的態度并不友善,營商環境也呈現惡化趨勢。尤其是針對中國企業,印度當地更是表現出反復無常的粗暴執法態度。因此,盡管印度作為人口大國有著誘人的潛在市場,但其排外的營商環境也造成了諸多風險,這是每一個想進入印度市場的公司都需要審慎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