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越南外貿出口886億美元,同比增長12.9%。其中,越南從中國進口貨物276億美元,對華貿易逆差達140億美元。分析指出,越南許多零部件和原材料正由中國進口,并在當地加工后再出口到歐美市場。這類“外溢”的訂單多集中在家居建材和紡織服裝等行業,暗示去年因東南亞疫情而受挫的產業鏈轉移正逐步重啟。2019年,美國政府對中國幾乎所有家居類別征收25%的關稅。受此刺激,中國外貿家居產業開始向越南轉移。據越南官方統計,目前當地約1/3的外商投資家居企業都來自中國。2021年,盡管越南因疫情而封城數個月,但其木制品和家居出口價值仍達到145億美元,同比增長17.2%。在紡織行業,向越南轉移也是長期趨勢。我國色紡紗寡頭之一的百隆東方自2013年起在越南建設生產項目,目前在當地已實現100萬錠紗的總產能,占企業總產能的60%,并貢獻百隆東方總營收的六成左右。相較于中國,當前越南有兩大優勢,包括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以及越南與各主要經濟體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帶來的市場準入便利及關稅優勢。盡管如此,經濟學家指出,當前越南的制造業仍停留在產品代工和組裝出口階段,中資企業幾乎沒有在當地設立產品研發機構,其本土產品在全球的競爭力也有限。因此,目前階段,中越兩國制造業間仍保持著互補關系,中國產業特定環節的“外溢”也有助于產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