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在海關關員的現場監管下,“寧洋油1”號供油船正在舟山的岙山保稅油庫碼頭進行4100噸的保稅燃油裝油作業。作業完畢后,這艘船將駛往連云港,為停泊在那里的4艘國際航行船舶提供保稅燃油加注服務。保稅燃油供應量在舟山快速增長,2017年實現保稅燃油供油量182.8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71.71%,其中跨地區直供76.11萬噸,占同期供油總量的41.63%。
自2017年4月1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以來,杭州海關積極探索油品貿易便利化,推出26項支持舉措,全面啟動保稅燃油“跨地區直供”業務。作為最先在舟山開展保稅燃油跨地區直供業務的企業,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保稅油業務部總經理助理張霽體會頗深,他說:“實現跨地區直供后,我們不用再到受油地海關辦理入庫、出庫報關流程,手續簡便,油料損耗降低,倉儲成本和物流成本雙雙下降。”他邊說邊拿出公司最新的報表,數據顯示公司2017年跨上海及江蘇地區的保稅燃油直供量達37.2萬噸,約占公司長三角地區供油總量的40%,跨地區直供為公司節省成本1800萬元。
除了“跨地區直供”,杭州海關為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保稅燃油貿易發展,還推出了包括“港外錨地供油”、“一船多供”、“先供后報”、“一庫多供”等多項創新支持舉措。這些措施可疊加使用,發揮1+1>2的效應。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史路寧算過一筆賬:公司同時享受“一船多供”、“跨地區直供”、“一庫多供”3項支持舉措,每噸燃料油平均可節約倉儲、物流及損耗成本50元。以公司一年70—80萬噸的保稅燃油業務量,預計可為企業節省運營成本3500-4000萬元。
目前,浙江舟山保稅燃油跨地區直供的區域已擴展至寧波全港區、上海全港區及南京連云港、太倉、南通港區,覆蓋整個華東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保稅燃油供應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