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_99热免费观看_欧美激情性国产欧美无遮挡_男女羞羞视频免费_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時間:2018.07.13信息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網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關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7月8日

  關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實施方案

  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交部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7〕74號)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新時代對外開放的意見》(冀發〔2018〕18號)要求,發揮我省產能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國際產能合作持續有序健康發展,促進我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聚焦重點國別區域,立足我省產業優勢,瞄準未來發展方向,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以國際產能合作帶動裝備、技術、品牌、標準和服務“走出去”,打造國際產能合作新樣板,并購海外高端、先進要素,培育我省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二)基本原則。

  企業主體、政府引導。激發企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遵循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協調職能,加強規劃引領、行業指引、政策扶持和綜合服務。

  因業施策、分類管理。按照國家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指導意見,有推有控,揚抑有序,分類推進。對鼓勵開展的境外投資,為企業創造更加良好的便利化條件。對限制開展的境外投資,引導企業審慎參與。對禁止開展的境外投資,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嚴格管控。

  發揮優勢、互利共贏。緊密結合我省產業特點,發揮比較優勢,引導優勢行業和企業開展海外布局。對接各國發展需求,實現融合發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穩步推進、防范風險。在綜合研判投資目的地國家(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法律和宗教等因素的基礎上,積極謀劃、合理布局、科學決策,強化安全意識,切實防控風險。

  (三)主要目標。

  境外投資規模穩步增長。到2020年,全省境外投資中方投資額力爭達到50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全省鋼鐵境外產能力爭達到1200萬噸,水泥境外產能力爭達到400萬噸,玻璃境外產能力爭達到500萬重量箱。

  境外投資質量顯著提升。國際產能合作實現三個轉換:一是從生產初級產品向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轉換;二是對外承包工程從傳統承建模式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換;三是從進入海外市場向提升市場占有率和創建自主品牌轉換。

  初步形成一批境外產業園區。依托重點龍頭企業,在境外打造一批產業園區,引導省內企業進區入園,抱團發展,形成聚集和規模效應。

  國際產能合作樣板作用凸顯。全省境外投資規模前移1-2位。全省國際產能合作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綜合服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重點優勢行業在境外形成初步布局。

  二、重點行業及區域

  聚焦我省鋼鐵、水泥、玻璃、光伏、電力、裝備制造、紡織服裝、農業、基礎設施及高新技術十大行業,發揮產能優勢,瞄準產業發展方向,傳統產業領域以在新興市場國家參與基礎設施和工業化建設進程為重點,高新技術領域以在發達國家開展并購投資先進要素為重點,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一)鋼鐵行業。發揮河鋼塞鋼示范效應,擴大與中東歐國家合作,進一步拓展歐洲市場。面向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亞洲周邊國家及非洲重點國家,鼓勵省內企業利用現有生產設備開展投資,重點抓好德龍鋼鐵印尼項目、新武安鋼鐵馬來西亞項目、武安新峰埃及項目等。支持河北文豐實業、遷安九江線材等企業在境外開展鐵礦資源開發,為我省鋼鐵生產提供原料資源保障。

  (二)水泥行業。發揮我省水泥行業技術、裝備、設計和工程建設綜合優勢,大力推動水泥企業“走出去”。抓好冀東發展集團在南非、河北蘋樂機械在埃塞俄比亞現有水泥廠生產經營。同時積極擴大項目成果,推動冀東發展集團、河北曲寨集團等在非洲、東南亞及南美尋找新的合作項目,投資建設水泥生產線,帶動水泥裝備輸出。

  (三)玻璃行業。大力推動沙河玻璃產業集群在東南亞、非洲等發展中國家開展投資合作,建設玻璃生產基地。重點推動邢臺億盛科技、耀華玻璃集團等企業,以越南、哈薩克斯坦等發展中國家為重點,發揮技術、管理、工程設備等優勢,在當地建設玻璃生產線,增加市場供應。

  (四)光伏產品。重點推動英利集團、晶澳集團等企業在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及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建設光伏電池組件生產企業,擴大光伏國際市場份額。推動河北羿珩科技公司、秦皇島博碩光電設備公司在美國設立光伏組件生產和銷售基地。支持英利集團、晶澳集團、漢盛光電等有實力的企業,選擇政策優惠、有條件有市場的國家建設光伏電站。

  (五)電力行業。鼓勵省內有實力的電力企業發揮技術和管理優勢,在水力資源豐富及電力需求較大的國家,以投資、EPC(工程總承包)、BOT(建設—運營—轉讓)等方式,開發建設水電和火電項目,開展運營維護以及檢修等配套服務合作。抓好河北建投老撾、邯鄲啟源閥業印尼水電站項目。

  (六)裝備制造。推進中車唐車、長城汽車、中信戴卡、立中車輪、華通線纜、河北長安等企業,面向俄羅斯、摩洛哥、巴基斯坦、巴西、南非、坦桑尼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國投資設廠。支持我省裝備制造企業加強與中材建設、中石油管道、秦冶重工等企業在境外工程建設領域合作,帶動我省水泥成套裝備、玻璃生產線、石油管道、電力和冶金設備及技術、標準輸出。

  (七)紡織服裝。推進石家莊新大東紡織、石家莊恒瑞紡織、河北泛美服裝等企業,以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為重點,發揮當地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低等優勢,投資建設棉紡和服裝生產項目并帶動相關行業裝備出口。

  (八)農業領域。推動福成集團、嘉禾農業、加中農業、企美農業等在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開展種植、畜禽養殖等合作。支持邯鄲晨光生物科技等企業,利用印度、贊比亞、波蘭等國家資源,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依托張家口張雜谷、滄州國欣等企業,發揮專利技術優勢,在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等國家進行推廣合作。

  (九)基礎設施。充分利用央企合作平臺,鼓勵河北建工集團、河北建設集團、石家莊金環建設、邢臺路橋等企業以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等方式,參與央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項目,帶動建材、裝備等產品出口。

  (十)高新技術。重點推動中信戴卡、長城汽車、太庫科技、河北德路通等有實力的企業在美國、德國、法國、以色列、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開展資產并購或技術并購,引進高端技術,促進我省產業和產品升級。鼓勵省內有實力的企業發揮資本等方面優勢,與發達國家開展技術合作,聯合開發第三方市場。

  三、重點工作

  (一)打造重點境外產業園區(海外倉)。依托我省龍頭企業,發揮當地優勢,建設產業配套、上下游銜接、具有明顯帶動作用和聚集效應的境外特色園區,打造我省國際產能合作第一方陣。

  1.中塞友好(河北)工業園區。依托河鋼集團,以河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為龍頭,利用當地良好的港口基礎條件、市場容量和優惠政策,重點發展鋼鐵上下游配套產業及水泥、玻璃等產業,打造我省優勢產業境外特色示范園區。

  2.加拿大泰瑞斯工業園。依托秦皇島經濟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重點引入中信戴卡、興龍輪轂、立中車輪等裝備制造企業,在加拿大泰瑞斯市建設以制造業發展為主的工業園。

  3.華夏幸福印尼卡拉旺產業園。依托華夏幸福,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卡拉旺建設以建材家居、食品深加工、現代機械設備、現代物流服務等產業為主的卡拉旺產業園區。

  4.華夏幸福印尼唐格朗產業園。依托華夏幸福,在印度尼西亞萬丹省唐格朗建設以消費電子產品、裝備制造、現代物流和新興經濟(信息服務)產業集群為主的唐格朗產業園區。

  5.德龍鋼鐵印尼青山工業園。依托德龍鋼鐵印尼青山工業園350萬噸鋼鐵項目,利用當地區位條件、市場需求、優惠政策,重點發展鋼鐵上下游配套產業,形成鋼鐵產業聚集區。

  6.天唐集團烏干達姆巴萊工業園。依托唐山天唐集團,在烏干達姆巴萊市建設以農產品加工、冶金建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家用電器、日用品和玻璃家具等產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園區。

  7.嘉禾農業格林羅旺農業產業園。依托嘉禾農業,重點引入果蔬、畜牧及農業深加工等項目,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建立以農業發展為主的產業園。

  8.新武安鋼鐵馬來西亞工業園。依托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馬來西亞沙撈越州鋼鐵項目,形成以鋼鐵生產、鋼材加工為主的上下游產品配套的工業園,充分利用鋼鐵工序產生的礦渣、高爐水渣等固體廢物,與當地企業合作建設水泥廠,實現固廢循環綜合利用。

  9.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河北產業園。根據我省與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開發公司簽署的共同建設萊基自貿區河北產業園合作協議書,依托中國土木工程集團萊基自貿區,面向當地巨大的市場容量,利用自貿區優惠的土地和相關政策,重點發展農業機械、農產品加工、機電設備等產業。

  10.中建材迪拜公共海外倉河北基地。根據我省與中國建筑材料集團簽署的合作協議,支持河北好望角物流、惠達衛浴等省內物流和貿易重點企業,與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密切合作,打造迪拜海外倉河北基地,為省內企業和產品“走出去”提供平臺支持服務。

  (二)強化部省合作機制。

  1.落實我省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簽署的《關于建立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部省協同機制合作框架協議》,滾動篩選重點境外投資項目申報納入國家“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儲備庫統籌推動。積極承接國家關于國際產能合作專題會議和活動。主動參與我國與有關國家地區的多雙邊合作機制。對我省重大產能合作項目,報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協調相關金融、投資、信保和基金等給予綜合支持。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境外發債支持,為國際產能合作重點項目提供融資服務。

  2.密切與商務部合作,進一步加強與駐外經參機構聯系和對接,在投資項目及市場信息上取得更多支持。在投資境外產業園區、境外生產加工項目及承攬境外工程等方面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

  3.深化與外交部合作,密切與我駐外使領館聯系,加強對省內企業在境外投資的領事保護。面向外國駐華使領館和經參機構等,每年聯合舉辦一次河北國際產能合作專題活動,推介河北優勢產能,擴大河北影響,推動對外合作項目。

  4.加強與國務院國資委合作,依托國資管理系統強大的央企資源和龐大的境外合作平臺網絡,發揮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協調作用,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定期舉辦專題對接洽談活動,推動省內企業借助央企海外力量和資源,搭船出海,借勢發展。

  5.拓展與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合作,在境內外融資、項目資金匯出匯入等方面,為“走出去”企業境外投資提供便利和融資服務。積極推動省內跨國公司參加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全國試點,靈活運用境內外集團企業資金,有效降低企業資金運營成本;利用國內企業全口徑跨境融資政策紅利,推動企業用好境外低息借債,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合理利用內保外貸、外保內貸的政策,為“走出去”的企業解決資金周轉困難問題;發揮銀行機構外匯貸款優勢,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外匯支持。

  (三)創新多種境外合作方式。

  1.積極搭船出海。主動與有海外業務的央企及知名企業開展對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舉辦項目專題對接會,推動省內企業搭船出海。加強與中國鐵建集團、中國能源建設集團、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海外業務強大的央企戰略合作,深入開展對接洽談,細化合作內容,提供配套設備、產品和服務,通過物資設備采購、工程分包、用工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央企海外合作項目,帶動優勢產能、裝備、工程和勞務“走出去”。

  2.鼓勵借船出海。借助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建設的經貿合作園,根據產業定位和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引導省內企業赴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俄羅斯中白工業園、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特區等境外重點園區投資辦廠,利用當地園區優惠政策和便利的投資環境,加速國際產能合作步伐。

  3.借助國際友城(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渠道,拓展合作內容和模式。探索“友好省州+”合作模式,為省內企業開展境外投資與合作搭建更為便利、快捷的通道。積極探索“友好省州+央企”合作模式,在尼日利亞依托卡杜納州,發揮中國土木工程集團的強大海外優勢,開展務實對接合作。探索“友好省州+金融”合作模式,在匈牙利依托佩斯州,發揮相關商業銀行多年深耕中東歐的境外資源優勢,借助當地國際友城作用,為省內企業境外投資提供咨詢和融資支持。

  4.采用多種境外投資合作模式。根據投資所在國實際情況及項目融資需求,積極開展境外直接投資(ODI)、工程承包(EPC)、“工程承包+融資”(EPC+F)、“工程承包+融資+運營”(EPC+F+O)、建設—經營—轉讓(BOT)等多種合作方式拓展境外市場。鼓勵省內企業強強聯合,或與國內外有實力公司合作,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鼓勵河鋼集團、華夏幸福等有實力企業通過以大帶小合作出海,帶動一批中小配套企業“走出去”,形成綜合競爭優勢。

  (四)激發民間活力。發揮商協會作用,在網絡建設、人文交流、民生合作、經貿往來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組織代表團互訪,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尋找合作商機,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策、貿易相通。發揮第三方機構作用,在風險培訓、法律援助、會計咨詢、盡職調查等方面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幫助和支持。發揮企業示范和引領作用,鼓勵其積極為我省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建言獻策,反饋投資所在地區一手信息,帶動更多河北企業“走出去”。

  (五)做好風險防范。引導企業主動加強資產負債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健全企業內部風險防控體系,保持合理流動性和正常償付能力。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加強資金約束和監督,防范境外經營風險。發揮相關協調機制,以保障人員和資產安全為重點,統籌考慮各方面風險,加強預測評估,做好日常防范和應急處置。加強境外安全防范、領事保護宣傳教育和專門培訓,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企業行為,遵守和尊重所在國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不斷提升企業境外安全風險防范能力。

  四、政策措施

  (一)以《國務院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3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7〕74號)等為指引,按照部門職能分工落實各項政策和措施。

  (二)積極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的優惠政策、專項資金及境外發債等向我省傾斜,對我省“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給予更多支持。

  (三)統籌使用省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和扶持企業“走出去”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貸款補貼、保費補貼、前期費用補貼等方面,支持我省國際產能合作重點項目。

  五、服務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揮我省境外投資工作領導小組職能,統籌全省境外投資工作,加強對各市的組織推動、政策扶持和行業引導工作。做好與國家部委的對口交流溝通,定期調度重大國際產能合作項目,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重大問題,提高參與國際產能合作的整體水平,及時向省政府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外交部等報送國際產能合作情況。

  (二)精準組織對接洽談。利用達沃斯論壇、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等平臺,借助省領導高層出訪、國外團組來訪等,大力推介河北優勢產業和企業,組織國際產能對接洽談,鼓勵我省有實力的企業參加大型對接會和主場外交活動。聯合中國土木工程集團、中國建筑材料集團等在尼日利亞、迪拜舉辦專題對接活動。聯合美國艾奧瓦州、德國勃蘭登堡州、捷克捷中友好協會等,組織省內企業在國內外開展對接洽談。根據企業融資需求,組織省內企業、銀行、信保等機構參加多方對接洽談,邀請重點企業介紹境外投資經驗做法,外國駐華使領館及商務促進機構商推介有關國家投資環境、境外園區優惠政策、境外投資實務等,為國際產能合作搭建務實對接洽談平臺。

  (三)提供綜合配套服務。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對符合國家投資方向規定且限額以下的境外投資項目,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項目備案或企業設立備案。對符合國家投資方向的境外投資項目,外匯管理部門在外匯賬戶設立、境內外融資和資金匯出等方面給予支持,提供便利化服務。探索“一次審批、多次有效”因公臨時出國(境)任務批件管理模式,改革外事審批管理,為省內國有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提供便利。加大APEC商務旅行卡宣傳推介和申辦力度,對“走出去”企業給予重點支持。

  (四)拓寬融資渠道。強化“政銀保”合作服務企業機制,發揮政策性銀行融資成本低和相關商業銀行國際化專業優勢,通過銀團貸款、出口信貸和項目融資等多種方式,加大對我省企業境外投資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鼓勵相關商業性金融機構積極創新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債券、掛牌上市和融資租賃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加強與中非基金、絲路基金、東盟基金、中拉基金和中投海外直接投資公司的合作,以股權投資、債務融資等方式,爭取融資支持。

  (五)完善信保平臺。落實我省與中國信保總公司簽署的合作協議,發揮政策性信用保險機構在企業“走出去”過程中風險防控和保障作用,對我省確定的重大投資項目納入信保平臺,由政府給予一定比例的保費補貼,優先申報納入國家“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儲備庫,為企業開展對外投資、海外工程承包、裝備出口及勞務輸出提供風險管理、損失補償等服務。引導企業充分利用政策性保險工具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和融資能力,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

  (六)做好信息服務。完善企業“走出去”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為企業提供國際產能合作信息。加強與外交部以及我國駐外使領館的溝通與聯系,通過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我省企業提供重點國別信息、項目信息和風險提示。強化領事保護工作。加強與外交部和我國駐外使領館聯系,完善信息公布制度,及時公布境外風險評估及安全風險預警等信息。在發生緊急情況時,主動及時向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通報我省公民在外信息,制定應對措施,保護省內企業在外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七)建立重點企業項目庫。建立全省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重點企業項目庫,不斷補充完善,動態更新。對入庫項目,制定工作推進計劃和目標,建立項目推動責任制,由省政府各部門和各市政府分工負責,合力推動;優先作為省領導高層出訪推動項目,優先作為省政府各部門資金及相關支持重點項目,優先申報列入國家“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儲備庫和對外合作機制統籌推動。

附件.pdf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