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開:是
辦理結果:B
冀商辦案字[2018]第39號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
第一次會議第435號提案的答復
張桂芳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激發外貿出口活力,推進區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外貿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我省外貿回穩向好。2017年,進出口增長9.7%。其中,出口增長5.5%,進口增長17.5%。超額完成出口預期目標2.5個百分點,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高標準完成上級部署的重點工作。圍繞雄安新區建設,提出外貿領域支持雄安新區發展的政策建議,并積極向商務部匯報,爭取政策支持。聯合河北科技大學、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完成了中國(雄安新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實施方案的論證和編寫工作;制定了推進白溝試點、海關特殊監管區、跨境電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外貿基地建設等重點工作實施方案;開展并形成了對接國際市場需求優化外貿結構等10個調研報告,發布了34個國家(地區)進口分析報告、10個行業貿易分析報告;開發并創建了全省開發區海關統計數據庫;完成了6個督查報告,整理了營商環境、轉型升級等32個典型案例、58個典型問題;起草了《關于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7個政策性文件。
二、積極引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實施2017年境內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亞歐博覽會等7個境內國際性展覽會,德國科隆食品展、澳大利亞建材展等103個境外展覽會,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組織海外倉與外貿基地進行“雙向對接”。一方面邀請公共海外倉到唐山、安平、白溝等9個外貿基地舉辦海外倉業務培訓暨對接活動。一方面組織沙河玻璃等6個外貿基地赴阿聯酋,與中建材迪拜海外倉開展“一對一”對接活動,鼓勵企業利用央企及有實力企業公共海外倉新平臺、新渠道、新模式開拓國際市場。
三、精心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一是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分三批發布示范企業101家、平臺20個、園區11個和公共海外倉27個;舉辦跨境電商系列免費培訓11場,參訓人員超過2500人;組織召開校政企跨境電子商務專題座談會;支持石家莊、唐山市申建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經省政府同意,已上報國務院。二是推進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融合發展。各級政府及部門相繼出臺了40多個配套文件,支持白溝開展對接、招商、貿促等活動,打造國際貿易港等國際化平臺取得實效。三是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健康發展。引導河北一達通、滄州新絲路、廊坊佳佳供應鏈等一批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做大做強,認真聽取和反映外貿綜服企業的訴求,組織出口信保、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一對一幫扶,切實解決風控、融資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四、著力促進外貿轉型升級。一是做好外貿基地培育工作,推動貿易與產業融合發展。開展了第三批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認定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級基地,白溝、遵化、平鄉、河間等4個外貿基地獲批國家級外貿轉型示范基地。二是鼓勵企業增強品牌意識,支持企業開展自主品牌創建工作,引導企業逐步擴大自主品牌出口規模和市場占有率,擴大我省外貿品牌的知名度。2017年,發布了第三批39家“河北省外貿品牌優勢企業”名單,截至去年底,“河北省外貿品牌優勢企業”達到91家。三是加快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和發展。組織召開海關特殊監管區政策培訓暨工作座談會,就改革發展進行了廣泛交流,分析了我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支持曹妃甸港成功申建整車進口口岸,并積極支持申報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支持廊坊出口加工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與北京市商務委共同提出了北京新機場綜合保稅區規劃初步方案。2017年,石家莊、曹妃甸、廊坊等綜保區在招商引資、外貿進出口、跨境電商、營商環境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五、為企業搞好精準服務。一是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全省外貿政策業務免費聯合大培訓,宣講最新政策和舉措,助力企業用足用好外貿政策。全年共舉辦各類培訓會35場,參訓總人數達到1.3萬人。開通“河北省外貿政策公共服務平臺”,滿足參訓人員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二是開展督導幫扶活動,建立了聯絡員制度,組織8個省級督導幫扶組進行督導幫扶,對督導中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和訴求進行梳理和匯總,經省政府同意后,責成有關部門限期幫助解決。三是針對坐便器出口退稅問題,專門組織調研,對企業提出的建議進行核實梳理匯總,提出了增設子目錄69101010成套衛生潔具(由瓷質坐便器和塑料坐便蓋、水箱配件組成),出口退稅率設定為13%的建議。目前該建議已上報海關總署上海歸類分中心,并轉報財政部,財政部已納入審核庫。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外貿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形式依然復雜嚴峻。從國際看,一些發達經濟體“逆全球化”傾向明顯。從國內看,綜合要素成本上漲、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環保治理減產限產等不利因素疊加影響,將給我省外貿出口帶來巨大壓力。從我們自身工作看,外貿發展既有規模不大、發展不快的問題,更有質量不高、結構不優的問題。為此,我們要凝神聚力,多措并舉,推動我省外貿健康穩步發展。2018年,將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研究出臺并落實相關政策。出臺中央外貿發展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出口信保扶持資金使用辦法、境內外百展扶持資金使用辦法和公共海外倉及河北品牌境外展示中心扶持資金使用辦法。研究上報《關于新時代促進全省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關于復制推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經驗做法的政策清單》《關于促進貿易便利化的若干措施》《關于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認定辦法》。
二、重點實施五個專項行動。一是實施外貿質量對標提升行動,重點是支持引導企業按照國際先進標準進行產品設計、組織生產和質量檢驗,開展國際標準質量認證、境外商標注冊和專利申請,創建自主品牌、收購國際品牌,引領傳統優勢產業提升產品質量,建設100個以上縣域特色產業外貿基地。二是實施貿易新業態培育專項行動。繼續推進跨境電商“2212”工程,推廣跨境電商“六體系兩平臺”發展模式。深化白溝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建設,2018年,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完成8億美元,爭取10億美元。支持一達通、新絲路、佳佳供應鏈等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健康發展,做好國家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申建工作。參與編制北京新機場綜保區規劃,加快推進黃驊港綜保區申建及秦皇島出口加工區升級綜合保稅區工作。三是實施國際市場開拓專項行動。對接國際市場需求,建立完善重點國別、重點行業、重點采購商三類“數據庫”,及時向企業發布重點行業采購商、動態市場需求、國際市場風險預警等信息,促進供需精準對接。利用國際重大專業展會平臺,組織開展河北品牌“走進東盟”“走進非洲”“走進金磚國家”“走進中東”等系列貿促活動。四是實施擴大進口專項行動。支持企業進口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零部件以及緊缺資源性產品。高標準組織我省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招展招商工作。加快完善唐山港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基礎設施,支持唐山申報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和進口整車落地保稅政策。做好肉類、水果、冰鮮水產品、活牛、糧食、藥品、木材等進口商品指定口岸申建工作。五是實施督導幫扶專項行動。對重點出口企業進行精準幫扶。省級重點對出口額千萬美元以上的100家企業、市級對出口額百萬美元以上的2000家企業實行精準服務,檢查各市聯絡員制度和幫扶臺帳制定落實情況。
三、扎實開展“三三四”系列活動。一是強化培育“三個一百家企業”。會同省工信廳篩選100家規上行業領先企業、省科技廳篩選100家高新技術企業、省農業廳和省林業廳篩選100家農產品龍頭企業,實行資源傾斜,重點培養,挖掘出口潛力。二是打造“三類外貿轉型標桿”。打造河北外貿品牌企業標桿,利用政策和資金進行重點培育91家外貿品牌優勢企業,形成河北品牌出口的示范效應。打造外貿基地工業設計標桿,選擇外貿基地引入工業設計機構,開展工業設計培訓、對接、競賽等活動,培育工業設計產業聚集區,形成全省轉型升級的樣板基地。打造外貿排頭兵企業。挖掘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的細分行業排頭兵企業,實施重點培養,發揮其技術領先優勢,支持企業擴大出口。三是籌辦好“四場對接活動”。中美企業對接活動,聯合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美國駐華使館在石家莊舉辦第四屆中美節能環保合作論壇暨企業對接活動。央企對接活動,聯合中信保、進出口銀行,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攬重點工程的牽頭央企舉辦對接活動。銀企對接活動,聯合中信保、中國銀行,舉辦“融信達”業務推廣及對接活動。軍民融合對接活動,聯合省國防科工局,邀請全國軍貿龍頭企業舉辦軍民融合對接活動。
四、積極支持企業走出去。支持鼓勵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建設境外產業園區,是我省推動優勢產能國際合作和裝備制造“走出去”的一項重點工作。通過制定和落實有關扶持政策、強化政銀企“三加一”工作機制,組織開展境內外開拓市場活動,積極搭建對接服務平臺等多項推動措施,幫助企業海外項目加快落地。積極關注華通線纜集團投資1000萬美元在坦桑尼亞建設電力設備生產項目及在哈薩克斯坦建設產業園區意向,根據企業項目進展情況和發展需求,給予政策和服務支持,助力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五、提高現代物流發展水平。支持唐山市依托港口條件與腹地產業基礎,圍繞港口物流服務功能的拓展延伸,與區域鋼鐵及相關制造業聯動發展,與天津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實施聯動發展,打造與產業深度融合的供應鏈服務體系,打造京津商貿物流基地北部中心,重點建設遷安鋼鐵、曹妃甸、豐潤北方等10個省級物流產業聚集區和唐山港區保稅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建成一批環渤海有影響力的商貿物流知名品牌。
再次感謝您的建議。您對以上辦理情況有何意見,請填寫《政協提案辦理情況征詢意見表》(附后)并及時反饋。
2018年7月4日
領導簽發:裴世馨
聯系人:宋修達
抄送: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提案委員會,省發改委,省國稅局,石家莊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