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7日商務部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過去兩周,雙方牽頭人就妥善解決各自核心關切,進行了認真、建設性的討論。同意隨協議進展,分階段取消加征關稅,這么做,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有利于中美兩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有利于生產者,也有利于消費者。 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如果中美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應當根據協議內容,同步等比率取消加征關稅,這是達成協議的重要條件。 全球股市跳漲 商務部的消息傳來時,A股已經收盤,但港股還在交易,立馬直線飆升,由跌轉漲。 恒生指數尾盤直線拉升,盤中一度漲逾0.5%,此前跌超0.3%。 截止收盤,恒生指數漲0.57%,報27847.23點。國企指數漲0.69%,報10935.89點;紅籌指數漲0.69%,報4429.14點。 美股股指期貨方面,美股股指期貨短線拉漲,道指期貨漲0.51%,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44%,納指期貨漲0.52%。 離岸人民幣暴力拉升超200點,收復7關口,現報6.98。 幾天前中美雙方剛通了電話 11月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 雙方就妥善解決各自核心關切進行了認真、建設性的討論,并取得原則共識。雙方討論了下一步磋商安排。 10月25日晚,劉鶴應約與萊特希澤、姆努欽通話。雙方同意妥善解決各自核心關切,確認部分文本的技術性磋商基本完成。這兩次通話,商務部部長鐘山、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均參加。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白宮發言人霍根·吉德利30日表示,美國政府仍期待11月與中方敲定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當天早些時候,智利政府宣布放棄主辦原定于今年11月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吉德利隨后發表聲明說,截至目前APEC會議尚無備選地點,但“我們期待在同一時間范圍內與中國敲定歷史性貿易協議的第一階段(內容)”。 此前美國政府官員曾多次表示,美方希望在原定于11月舉行的APEC會議上與中方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北京時間31日發表聲明說,中美雙方經貿團隊一直保持密切溝通,目前磋商工作進展順利。雙方將按原計劃繼續推進磋商等各項工作。 預計最快本月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美國正在考慮撤回9月對1120億美元大陸商品加征的15%關稅,以換取和中國簽署協定。此外,稍早傳出中國施壓美國取消部分關稅措施,才同意與美簽署協定。 《金融時報》稍早引述5名消息人士指出,川普政府官員正在激辯,是否取消9月初對112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15%關稅,即美國對中國3000億關稅A清單(公眾號內回復“加征查詢”,速查中美加征關稅)。 美國此舉等同于響應中國和美達成貿易協議的核心訴求。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昨日引述3名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全面施壓華府撤消關稅措施,不只要求美方取消預定于12月中對116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15%關稅,更施壓美國撤回9月已經實施的15%關稅措施。作為交換,中國同意2年內購買價值高達5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實施開放金融市場、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等承諾,中國才考慮與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 消息人士還說,中國一直以來都相當渴望取消現行美國已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措施,包括取消先前已加征在2500億美元陸商品的25%關稅,或至少取消一半,不過至今這項建議都被川普身邊官員打回票,目前也未列入第一階段協定當中。美國現階段則已先取消原定10月中旬針對2500億美元商品從25%調升至30%的加稅計劃。 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主管國際事務的執行副總裁薄邁倫(MyronBrilliant)則指出,中美雙方都已意識到現階段簽署協定的重要性,同時也認知到必須作出讓步。不過華府鷹派人士及美國國會可能會反對降低現有關稅,認為此舉將降低美對華施壓力度,并迫使川普面臨在2020大選前向中國低頭的指責。 中美雙方領袖原定在本月中于智利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高峰會中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不料智利因國內抗爭行動取消主辦,現在雙方正在商討替代地點,傳出阿拉斯加、夏威夷以及美國農業重鎮愛荷華州都是考慮地點。中國也在考慮于中美以外中立地區簽署協定。 中美貿易受關稅影響數據發布
當地時間11月5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中美貿易受關稅影響研究數據。數據顯示,自美對華加征關稅以來,雙邊貿易顯著下滑,美國消費者負擔沉重。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出口降低25%,減少值約350億美元,其中辦公設備影響最大,美國從中國進口額減少150億美元。
聯合國貿發會議國際貿易司經濟學家Alessandro Nicita表示,中國75%對美出口保持穩定,體現了中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受關稅影響的出口產品平均價格下降8%,抵消了部分關稅影響,美國消費者和進口商則承擔了大部分的關稅成本。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研究數據,中國對美國出口減少350億美元的同時,其他國家地區對美出口增加2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