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外貿正在化整為零,訂單碎片化、供應商客戶年輕化趨勢明顯,為了適應這一趨勢,很多外貿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將線上平臺作為施展手腳的新途徑,中國外貿因此正在發生著深刻的結構性變化。
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5G技術的發展,使得全球貿易正在發生變化,跨境B2B呈現出與傳統貿易不同的特點,無線化、訂單碎片化成為跨境貿易最突出的發展新趨勢。
阿里巴巴國際站最新數據顯示,年采購規模低于10萬美金的買家占比達80%,使用移動端詢盤的買家占比68%,單均金額為5000美金左右。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巴巴國際站聯席總經理余涌指出,不同于傳統的大宗外貿,如今的外貿正在化整為零,訂單碎片化趨勢非常明顯,互聯網的數據支持與業務支撐也在不斷迭代。
余涌表示,現在的貿易局勢中,美國、歐洲等海外市場對中國商品采購的總量并沒有下降,反而是不斷提升的,也就是說訂單總額是穩定的,但訂單的數量卻出現了大幅增加,碎片化很明顯。
他認為,這是因為貿易摩擦確實使國際上大型的一級采購商受到了較嚴重的沖擊,但是二級分銷商、三級渠道商、四級零售商參與對華貿易的比例正在大大增加,這些買家正紛紛直接參與對華貿易,線上平臺為此提供了可能與便利。
在傳統的外貿中,海外買家的進貨是一個基于層層分銷和批發的網絡,由超大型采購商在華通過層層網絡采購,再到國內層層分發的繁雜過程。在這種傳統的外貿模式中,由于層層批發與分銷,外貿工廠的利潤被層層剝皮。在美國零售價格100美元的衣服,在杭州的出廠價大概只有100人民幣。
在余涌看來,要獲得“100美金”跟“100人民幣”之間的利潤,必須在品牌、設計、研發、理解消費者等環節發力,其背后無一不需要數據的支撐,而在疊床架構、層層采購與分銷的傳統外貿模式中,外貿廠家很難獲得這些數據。
而對于國外客戶,越來越多的三級渠道商、四級零售商開始通過線上拿貨,平臺和用戶就可以通過數據積累,開始知道國外是怎樣的進貨頻次,行業趨勢與潮流風向如何,以及歐洲人喜歡什么,美國人喜歡什么……
在此基礎上,中國外貿企業開始有機會回過頭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制造端,比如,有針對性地加強某一方面的設計能力,優化商品品質;比如把商品分層,對于不同區域市場推出差異化產品;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基于數據做流水線的柔性化改造。
買賣雙方的年輕化、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中小企業外貿參與度大幅上升也是中國外貿的一大趨勢。
商務部不久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民營企業出口增長14.2%,占比達50.9%,拉動出口增長6.8個百分點。數據表明,跨境電商的發展主體已經從國營、大型合資型企業向民營企業轉變。
另有數據顯示,2019年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的活躍買家數同比增長40%,兩年增長了100%。這表明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通過網上平臺拓展跨境交易。
余涌表示,傳統的中國外貿企業往往是靠抱緊一兩個大客戶來做生意,但現在的新一代外貿企業主不再滿足于上一代的幾個客戶,他們都非常看重新客戶、新的生產關系、新的運轉模式,他們的產品也在不斷地迭代更新。一大批做外貿的年輕人正在走到線上,去開拓更多訂單。
跨境貿易趨于在線化,除了外貿企業主的年輕化,還與當前的外貿形勢密不可分。貿易戰的不斷拉鋸,加之國際市場需求下降、訂單減少以及勞動力、原材料、稅費成本上漲,當前不少傳統外貿工廠的處境可以說是舉步維艱,轉戰跨境電商因此成為不少傳統外貿工廠的選擇。
南通金康弘紡織用品有限公司于在2018年成立子公司——南通英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專門負責為跨境電商進行數碼印花的供貨,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取得了喜人的銷售量。
南通英速負責人表示,跨境電商賣家的快速回款是其轉型的最重要的因素。傳統外貿的大額訂單客戶通常會采取先拖欠貨款的方式,驗貨后再交付貨款,賬期通常拉得很長,甚至有些貨發到海外后,客戶突然就不要了,風險很大。而跨境電商的賣家,回款速度非常快,通常都是現結,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和風險。
除此之外,人工、材料和環保等成本都在上升,原有的模式下生存壓力加劇,這也是一個讓很多傳統外貿工廠轉型跨境電商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