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北省委統一安排,受河北省商務廳黨組委派,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任會君帶領工作組于1月11日夜赴廊坊市固安縣連續督導抗疫保供工作18天,指導固安縣探索建立應急保供工作新機制,堅持每天一細化、每天一調整、每天一完善,用纖纖細心對接群眾點點需求,致力打造完整暢通高效的綠色應急保供鏈,取得群眾滿意的效果。河北省委領導專門作出批示:“商務廳的同志工作深入細致,任務完成得很好。”
固安縣與北京一河之隔。他們在全縣抗疫封閉管理期間確立“內保固安、外保北京”的保供工作目標,對接居家群眾和北京市場需求,打通從生產源頭到消費終端的生活必需品供應各個環節,探索建立高效保供模式,已在全省推廣。其經驗做法不僅對各地做好應急保供工作具有借鑒價值,對做好完善市場體系、擴大消費需求、暢通經濟循環有關工作也會帶來諸多有益啟示。
省商務廳張鋒廳長在永輝超市民心廣場店,檢查春節市場保供工作。
“越是關鍵時刻,越能檢驗初心使命。”河北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鋒說。
疫情發生后,河北省商務廳黨組堅持領導干部起帶頭、做表率,組織動員全廳黨員干部爭做抗疫保供的急先鋒,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彰顯黨員本色。
1月11晚,張鋒要求,參加河北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督導組的省商務廳工作組,連夜從石家莊趕赴廊坊疫情防控最前線固安縣,建立應急保供工作機制,出臺系列保供工作措施,指導開展應急保供工作。
此后18天里,工作組先后參加7次省市縣疫情防控工作調度視頻會議、6次省督導組會議,5次作專題匯報發言,4次實地督導、一線調研,形成綜合調研報告。他們不畏風雪雨霧,深入居民小區、工廠車間、農戶家庭,明察暗訪生活必需品供應情況,用心用情投入工作。其間,任會君強忍五天五夜急性腸胃炎的折磨,在每天只能吃一點稀米粥、饅頭片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搞好工作調度;廊坊市商務局、固安縣參與人員經常一起加班加點到深夜梳理當日督導工作情況,通宵達旦研究籌劃保供舉措。
張鋒和該廳二級巡視員徐彥平時刻心系固安,全程進行工作指導。在燕趙大地抗疫保供的新戰場上,一個個商務人用心血繪就了群英圖譜,并探索建立了抗疫保供新模式。
內外開源 延展保供平臺
“手里有貨,心中不惑。”貨源組織是應急保供鏈建設中的基礎性工作。固安縣堅持內挖潛力、外引資源,不斷擴大貨源供給,持續提升保供能力。
深挖大戶潛能。通過摸清縣內生活必需品存量底數,篩選7家龍頭型、基地型生活必需品生產大戶,將之列入保供重點企業名錄。
聚集散戶力量。固安縣農業底蘊豐厚,除生產大戶外,還星羅棋布著許多小菜農、小養殖戶。固安縣依托城區農貿市場建立7家蔬菜保供中轉站,統一收購散戶果菜禽蛋等,統一分揀,統一配送,進一步增加生活必需品貨源。
2021年1月23日,省商務廳任會君副廳長率省商務廳工作組在固安縣調研督導抗疫保供工作。
引進外部貨源,延伸保供平臺。實現“網上商城”保生活必備,“線上訂餐”保居民餐飲,“藥品供應”保不測之需。大型商貿企業是生活必需品銷售的主戰場,是應急保供鏈的主平臺。固安縣針對居家群眾日用品之需、餐飲之需、藥品之需,本著成熟一批、推薦一批的原則,先后分7個批次向社會公布了59家規模大、能力強、線上銷售條件好的重點商超、飯店、藥店,作為線上保供企業,并對其嚴格規范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其在承接貨源、對接市場方面的主平臺作用。
保障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不能“撿到籃子都是菜”。固安縣對34家“網上商城”嚴格要求,既抓日用品類的豐富,又持續抓好“保安全、保質量、保價格”的創建活動,每日對39種主要生活必需品和8種疫情防控相關商品價格進行應急監測。
統籌集疏 暢通保供渠道
應急保供體系的建設既需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又要加強政府統籌調度,解決市場失常問題。為此,固安縣注重整合銷售企業、物流配送企業、社區工作群體的力量,做好群眾所購生活必需品的物流、配送、分發工作,通過接龍服務形成一條完整的保供渠道。
自有車輛動起來。固安縣鼓勵所有線上企業將具有運輸能力的自有車輛全部納入保供體系,積極運轉起來,并要求企業每天對人、車、貨進行消殺,做好“人物同防”。目前,全縣59家線上企業的478輛自有車輛規范高效運轉,保證產品順利運出和及時供應。
快遞小哥跑起來。針對大型商超零售配送能力較弱的問題,固安縣統一組織全縣13家快遞物流企業與線上商超逐一進行對接,迅速牽手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強化保供配送。
志愿服務接過來。閉環管理下的保供工作面臨著居民不能出、快遞不能入的問題。固安縣把這個“最后一公里”交給包聯干部、物業人員和志愿者來完成接力。群眾購物網上下單后,由快遞小哥送到小區門口,小區服務團隊予以接收,再以無接觸的方式送到居民家門口。針對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不會線上操作的問題,小區選派代購聯絡員上門服務,送貨到家。
通過一系列舉措的落地實施,固安縣打通了從商超到小區的微循環。目前,固安縣13家快遞企業的1400多名快遞小哥奔馳在城鄉街道上,疫情防控志愿者2萬余人活躍在社區里。在有關小區共設立流動保供點70多個,日銷貨2000多單。
省商務廳陳彥報副廳長在應急物資中轉調運站(定州)指揮工作。
對接需求 調適保供模式
對接群眾消費、滿足群眾需求是整個應急保供鏈建設的終極目標。固安縣實行居家防疫以來,群眾居家消費呈現逐漸升級的態勢,消費重點經歷了糧面蔬菜、肉魚禽蛋、水果藥品、套餐飲料等四個階段。
根據群眾需求,固安縣及時調配供貨品類,完善配送方式。一方面做好居家群眾糧鹽油菜果蛋奶7大類39個品種的基本供應,另一方面不斷滿足群眾逐漸升級的個性化、多樣化生活需求,全面做好居家群眾、工廠員工、北京市場三個方面的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
固安縣與北京市一河之隔,一直承擔著首都“菜籃子”“面袋子”的部分功能。這次閉環管理期間,固安縣堅持“內保固安、外保北京”的原則,在做好自身生活必需品保供的同時千方百計確保北京市場供應。
據統計,1月12日以來,固安縣累計向北京市場供應生活必需品3000余噸,日進京保供車輛60余車次,保持著此輪疫情發生之前的供應水平。
保障企業員工的生活供應也是防控保供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目前,固安縣協調組織14家中轉站和商超為36家處于封閉生產運營狀態的企業供應生活必需品。
省商務廳徐彥平副巡視員主持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全省商務系統春節期間市場供應工作。
在接受隨機查訪時,小區居民、農村群眾普遍反映生活必需品保障充足,新鮮實惠,價格穩定,送貨及時。居家群眾從小區保供點訂購貨物,10余分鐘可送達。
“星夜,我赴京南,地凍天寒。擁抱你,呵護你,怎顧食薄衣單。別了固安,明再來,定是花開的春天……”這是任會君的《別固安》。字里行間,都流淌著商務為民的心。與人民在一起,春天正在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