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出口企業注意了,海關日前啟動“龍騰行動2021”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鎖定侵權新手法、新渠道,開展有針對性的打擊。行動期間,將重點監控歐美、日本等地區及國際高風險侵權商品,相關企業還應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合規經營。
3月2日,海關總署啟動“龍騰行動2021”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統計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海關共查扣侵權嫌疑貨物6280批次,同比增長2.37倍;海關總署核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申請2862件,同比增長5%。
專項行動期間,海關在貨運渠道持續加強對輸往北美、歐洲、南美、非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侵權貨物的監管。在寄遞渠道加強對“化整為零”“螞蟻搬家”式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重點監控輸往北美、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食品、藥品、香煙、手表、服裝、鞋帽、箱包、玩具、消費電子產品、個人護理用品等高風險侵權商品。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專項行動期間,海關將加強協同配合,強化全鏈條保護。各地海關加強合作,探索聯合培訓、聯合研判、聯合執法等創新工作模式,形成執法合力,同時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海關還將督促企業規范收寄驗視,從攬收環節防范侵權情況的發生。此外,聯合相關部門依法對失信違法企業實施聯合懲戒,發揮行業協會、進出口商會、權利人維權聯盟等組織的作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共治。
目前全國已有多個城市取得“龍騰行動2021”的階段性成果。
截至2月底,青島海關開展的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龍騰行動2021”滿月,首月共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措施211批次,扣留涉嫌侵權貨物16.3萬件,主要涉及鞋帽、輪胎、殺蟲劑等貨物品類。專項行動期間,青島海關將繼續結合渠道、商品等要素篩選風險點,著重對食品、藥品、個人護理用品等加強分析研判,實施精準攔截打擊,切實維護消費者和權利人合法權益。
寧波海關2月1日起開展“龍騰行動2021”專項行動。據中新網15日報道,統計顯示,“龍騰行動2021”開展至今,寧波海關已查獲侵犯知識產權案件23起,查扣各類侵權貨物約42.2萬件,處罰價值約108.2萬元,涉及“adidas”“HUAWEI”“MAC”“Maybelline”“DISNEY”“VICTORIA'SSECRET”等品牌,按正品市場價值估算約1000多萬元。
從專項行動中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侵權者花樣百出。
2月初,邵陽某貿易公司在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申報出口近6000條摩托車外胎,重達16噸。海關關員現場查驗時發現,貨物使用了“ORNATE”商標標識,經權利人確認,上述摩托車外胎并非權利人生產、包裝出品,涉嫌侵犯其商標專用權。
近日,石獅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申報出口一批拖鞋,泉州海關關員查驗時發現,整柜貨物碼放整齊,每雙拖鞋均包裝良好,顯著位置印有“FTTILOP”標識,均與企業申報信息相符。但通過對品牌及標識的反復比對,查驗關員發現該品牌標識與“FITFLOP及圖形”商標極為近似。經聯系FITFLOP商標權利人鑒定,權利人認為上述貨物上的標識與其備案商標構成近似,提出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申請。此次查獲32940雙拖鞋,這是今年2月1日開展“龍騰行動2021”的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以來,泉州關區查扣數量最大的一起出口貨物侵權案件。
國家亮劍,侵權嚴打。外貿企業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要清楚地意識到,產品合規化才是品牌出海的必經之路,中國品牌應抓住開拓國際市場的時機快速突圍,共同布局下一代貿易鏈,而不是為了掙快錢走歪門邪道。
那么,如果出口企業不清楚所出口的產品是否會涉及侵權該怎么辦呢?建議登陸海關總署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子系統進行查詢。
網址:http://202.127.48.145:8888/zscq/search/jsp/vBrandSearchIndex.jsp
如果所出口的貨物在該系統上有備案,在出口貨物時務必提供相應授權,否則可能會因侵權導致扣貨、罰款,甚至進入海關黑名單。
還有一個問題也是不少外貿出口企業關心的:企業涉及境外專利侵權案件怎么辦?當涉及境外專利侵權案件時,企業需要:
(1)檢索涉案專利及原告樣品資料進行有效性比對;
(2)聘請資深專業律師應訴;
(3)獲取所在地專利機關或權威機構證明文書;
(4)爭取在申訴材料互換,案前、案中聽證會及質詢等關鍵環節占據優勢,迫使原告撤訴。縮短案件時長盡可能降低費用;
(5)以不損害自身權益為前提促成庭外和解。
同時,別忘了聯系當地貿促會、商務主管部門以獲得詳盡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