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子商務使國際貿易更加便捷,其構建的開放、多維、立體的合作模式,極大地拓寬了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 與傳統大宗外貿時代的采購方式不同,跨境電商的采購特點是多次、少量、交貨時間短,而傳統企業在以前更多的是接收OEM訂單,這些訂單的特點是貨期長、數量和金額大。 外貿轉型是很多傳統外貿企業的選擇,那么,如何轉型做跨境電商哪?
重視社交網絡
以往對競爭企業開展銷售量調研時,通常是以產品選款的視角來考慮。如果轉型做跨境電商,則需要考慮到,店鋪的運營和推廣能力也決策著產品的銷售量。
轉型跨境電商要注重社交媒體技術的變化與更新,也包括傳統的論壇、書簽、SNS等推廣渠道帶來的流量和訂單,以便做好推廣和信息收集。
傳統企業(尤其是制造業)往往有較強的研發能力,但是對零售終端客戶在產品使用上的體驗的感知不夠。因此,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需要在產品調研上下工夫。產品調研的內容包括:產品性能、競品情況、主要目標市場、國內外競爭對手情況、客戶的產品使用體驗、同類產品短板、同類產品賣點等。
找準細歸類目
在電商平臺上,顧客購買產品是使用檢索來抵達產品選購頁,而不是直接進入賣家店鋪網站地址。找準細歸類目就顯得格外重要。
在這類狀況下,賣家們的推銷技巧在平臺標準的正確引導下,就變成了怎樣做更強的首圖、要怎么寫更好的標題、如何提高店鋪表現,讓產品在有大量內容的產品頁中仍然能吸引到顧客關注。
培育專業團隊
從人才能力的視角看,中小企業向跨境電商的轉型需要經過“高層管理者能力提升”到“業務團隊打造”,再到“組織能力構建”的過程。
中小企業的成功轉型往往是由高層管理者驅動的。認知水平的提升和社會資本的強化是動態管理能力的兩個維度,這是高層管理者驅動中小企業轉型的必要條件。
中小企業在打造跨境電商業務團隊方面可借鑒的經驗包括:參加跨境電商定期培訓、鼓勵團隊間的知識分享、組織文化和團隊文化的打造、聘用專業人才擔任關鍵職位等。企業不僅需要招聘所需的跨境電商人才、發展員工技能,還需要打造適應電商發展的團隊和組織文化,在電商平臺的技術賦能下,構建平臺利用能力和業務發展能力,完成更好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