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智能化生產,河北京車偌大的車間內,工人數量很少。記者李巍 攝
從空中俯瞰,保定市滿城區軌道交通產業園內,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京車”)的辦公樓,宛若一列領航前行的車頭。
4月27日,河北京車為紹興首條地鐵線生產的首列地鐵車輛正式下線并交付。京冀產業合作的重點項目——河北京車造車基地項目結出豐收果實。
“此舉意味著河北京車首個批量訂單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以‘京車項目’為龍頭的軌道交通全產業鏈,在滿城落地生根。”保定市滿城區委副書記晏中亞說。
“北京研發,河北轉化”的協同創新
在河北京車生產車間內,自動化設備占比80%以上,操作人員能隨時掌握生產進度。記者李巍 攝
走進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一排排整齊的廠房坐落有序。在聯合試驗調試車間,多條軌道線路并排貫穿整個車間,近200米長的軌道可容納整列地鐵列車停靠,員工們正在各自崗位上緊張忙碌著。
“目前,我們正加快紹興地鐵車輛訂單的生產,后續平均每月3到4列列車要交付用戶。今年年底,將完成全部27列列車的交付任務。”河北京車總經理楊利軍說。
占地1500畝,廠區內還要建設2.2公里長的試車線路,這樣的選址要求,在北京是很難實現的。這也是2017年6月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裝備集團”)計劃新建城軌車輛制造基地,把選址放在北京之外的主要原因。
“當時,天津武清,廊坊三河、文安、固安,滄州黃驊等14個地方都打算承接這個項目,競爭很激烈。”晏中亞回憶,那段時間,區委區政府領導經常往返在北京和滿城之間,常常是白天到北京對接洽談,晚上回單位研究討論,制定方案。“只要是項目方需要的資料,我們都第一時間作出答復,從不過夜,甚至安排專人送到裝備集團。”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2017年9月8日,京車項目正式簽約落地滿城,前后不到一百天。
河北京車是裝備集團投資建設的全資子公司,總投資約45億元。該項目以軌道交通車輛制造為龍頭,涵蓋地鐵車、市域動車組、磁浮車、輕軌車等多個品種,是目前保定引進的建設體量最大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項目。
“北京研發,河北轉化”是該項目的最大特點。河北京車的技術支撐,主要來自同為裝備集團子公司的北京京投軌道交通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3年前,這里還沒有任何企業,吸引高層次人才在這兒工作,不現實。”楊利軍說,從創新資源上看,北京有豐富的人才和科技資源,是吸引高層次人才的首選地。而滿城當地的勞動力成本較北京低很多,京冀兩地協作正好可以取長補短。
智能制造造出“聰明”的車
走進河北京車的轉向架車間,記者發現,地面上刷有綠色涂料的通道兩側,每隔一定距離,有一個二維碼圖像坐標。
轉向架制造部部長崔巖告訴記者,這是為生產現場配送物料的智能物流AGV車的“眼睛”。“AGV是無人駕駛車,它在通道上行駛時,會自動掃碼,獲取行進的方向,這樣不會跑偏。”
偌大的車間內,記者看不到太多的工人,所有的生產流程,都在智能化的操作中有條不紊地推進。
在總組裝車間,高高架起的黃色平臺上,一節節車廂正在流水作業,有的臺位在進行車底大部件安裝,有的臺位在進行耐壓測試,一個臺位上的工序完成后,迅速進入下一個環節組裝。“車間11條生產線,每條線5個臺位,每個臺位車輛兩天一流動,未來可實現一天一流動。”楊利軍說。
置身寬敞明亮的車間內,抬頭可看到巨大的生產進度顯示屏,上面實時更新著月訂單、周工序等完成率,水電氣能耗監控一目了然。楊利軍說:“我們這里是名副其實的數字化工廠,車間自動化設備占比80%以上,并通過信息化系統隨時掌握設備和生產運行狀態。”
智能制造,造出的是“聰明”的車。
陸續交付紹興的地鐵列車,安裝有障礙物探測系統,可對軌道200米可視范圍內的障礙物進行信息采集和報警,輔助司機駕駛。車輛總設計師王旭東介紹,他們在列車客室設置了3個全景攝像頭,在火災探測器檢測到火情時、乘客進行緊急對講時,以及操作車門緊急解鎖時,攝像頭能聯動到相應位置,并將實時畫面傳送給司機。此外,他們通過先進技術打造低噪音車廂,司機室、客室的噪音指標比普通地鐵列車降低2分貝以上。車輛空調機組還安裝了空氣凈化裝置,能夠殺菌消毒。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車體為鋁合金型材焊接結構的等截面鼓形車體,設備箱體等采用輕質材料,整列車減重達6噸。交付紹興的27列列車,運營30年可節約電費2700多萬元。
打造軌道交通產業新引擎
以京車項目為龍頭,滿城區正積極謀劃軌道交通小鎮建設,以軌道交通產業促進區域創新發展的夢想正在升騰。
晏中亞介紹,以河北京車項目為中心,滿城區規劃建設了20.18平方公里的軌道交通產業園,瞄準110余家京車上下游配套企業,開展精準招商,重點承接智慧電網、信號控制、轉向架等配套產業。
按照“產業高端化、產品系列化、配套本土化”原則,滿城區對軌道交通產業鏈上游的設計咨詢、原材料供應,產業鏈中游的建筑施工、裝備制造,以及產業鏈下游的運營維護、維修保養等配套產業進行深入研究,全力推動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發展。同時,該區以軌道交通產業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重點發展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現代交通產業,推動軌道交通對中心城區、特色鎮覆蓋,積極向保定市主城區延伸,并吸納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依產建鎮、依產興鎮,實現就地城鎮化。
近年來,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滿城區科學布局發展空間,合理分配土地資源,統一開發建設管理,構建起包括軌道交通產業園在內的“一區四園”發展格局。
在園區建設上,滿城區在保定市最早探索京冀園區合作新模式,掛牌成立了中關村豐臺園滿城分園。加快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滿城科創基地建設,引進戰略合作者,搭建投融資平臺,將所產生的地方稅收留成部分的50%作為產業發展基金,出臺資源共享、稅收分成、稅費減免等利益分配機制,全面形成互利共贏的新發展格局。
目前,滿城區與北京對接合作項目達到40個,總投資334億元。其中,投資18.4億元的北京華源泰盟、投資18億元的航天樂凱新材料產業園、投資4.4億元的北京聯東U谷等5個項目已竣工投產,投資17億元的金融谷、投資3.8億元的北京偉博海泰等8個項目正在建設,信田科技、海航通聯、聯東二期等4個項目已簽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