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8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已陸續發布,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98783億元,同比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904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77451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112428億元,增長7.5%。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用“穩、新、優、好”四個字來概括一季度經濟運行特點。中國經濟時報特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13位專家,從宏觀經濟形勢、區域、房地產市場、消費市場等角度,對2018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解讀,以饗讀者。
★
劉濤: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不斷取得新進展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服務業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劉濤
2018年一季度,我國服務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增速連續15個季度實現對GDP和第二產業的“雙超越”,服務業增加值占到GDP的56.6%,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1.6%,高出第二產業25.5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服務業在發展質量和效益上取得了新進展。
從發展質量方面看,一是服務業結構不斷優化。今年一季度生產性服務業中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2%,比去年同期加快10.1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提高0.3個百分點。在金融去杠桿、強監管以及房地產去庫存等因素影響下,一季度金融業、房地產業增加值同比僅增長2.9%和4.9%,比去年同期回落1.5和2.9個百分點。二是以“互聯網+”為標志的服務業新動能加快成長。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有6家企業躋身“獨角獸”行列,占同期全球新增“獨角獸”企業的40%。其中,大多數為服務業企業,主要分布在零售、交通出行、教育科技等行業。三是服務出口結構有所升級。今年前兩個月,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技術相關服務增長10.6%,研發成果轉讓費及委托研發增長26.8%,分別高于同期整個服務出口增速6和22.2個百分點。
從發展效益方面看,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1%,比去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5%。另據對服務業小微企業的調查,一季度83.9%的企業反映經營狀況良好和平穩,比去年同期上升1.6個百分點。
持續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是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推進“照后減證”,清理修改不合時宜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推行承諾式準入,破除對創新創業的束縛。依法保護企業家的創新收益和財產權,進一步完善相關勞動法規,增強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制度,建立跨界融合新行業和新業態的協同監管機制。
其次,支持制造企業主輔分離,促進生產性服務環節專業化發展,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推動服務業細分行業的要素優化配置,鼓勵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購買外包服務。
再次,盡快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服務業企業負擔,在“放水養魚”的基礎上培植稅源。深化服務業與其它產業的融合發展,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最后,加緊修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限制,推進外貿新型商業模式創新發展,高標準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加快貿易便利化、投資體制改革、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的試點經驗推廣。
★
邵挺: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階段和面臨的主要矛盾均已發生重大變化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房地產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邵挺
一季度房地產市場運行的總體特點
按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各地繼續堅持分類指導、因城施策,市場運行呈現一些新的特征。
一是熱點城市房價漲幅低于全國房價漲幅。3月份15個熱點城市中9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7個城市環比下降,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略有擴大。
二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高于新開工和施工面積增速。一季度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4%,增速比去年全年上升3.4個百分點,是2015年以來最高水平。1—3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和施工面積分別同比增長9.7%和1.5%。
三是銷售增速放緩,土地購置面積下降。1—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6%,比去年全年回落4.1個百分點。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長0.5%,比去年全年回落15.3個百分點。
四是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增速明顯放緩。1—3月份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增長3.1%,比去年全年回落5.1個百分點。
其中,個人按揭貸款同比下降6.8%。
趨勢判斷
1—3月份開發投資增速達到10.4%的歷史新高點,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去年購置的大量高價土地,今年集中進入開發階段。二是一季度地價漲幅超過20%,超過房價漲幅。
但從新開工面積、施工面積、銷售面積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等前瞻性指標的變動情況看,一季度的增速難以維持,未來幾個月增速將逐步回落。
由于房地產庫存明顯下降,絕大部分城市的庫存已從供過于求轉為供求平衡,一些城市已呈現短期供不應求,在利率水平總體仍處于歷史低位的情況下,全年新建商品房價格上漲壓力較大。
政策建議
由于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階段和面臨的主要矛盾均已發生重大變化,進一步完善房地產相關政策不僅要針對庫存下降、貸款利率仍處于歷史低位、熱點城市高價房將相繼入市的短期形勢,更要重視根據房地產市場發展階段的變化適時調整發展目標,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住房制度,研究出臺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努力實現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繼續抓好熱點城市和有過熱苗頭的城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保持住房金融條件基本穩定,增加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住宅用地有效供應,支持改善性需求、保障基本需求、抑制投機性需求。二是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要以人口凈流入多的大中城市為重點積極發展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市場,鼓勵和引導集體經濟組織、非房地產企業等主體利用自有合法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發展一批專業化、機構化租賃企業。三是加快建立產權房、共有產權房和租賃住房有序流通機制,增強社會各類存量房源流動性,形成高效靈活的住房供給體系,更好滿足居民多層次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