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在習近平主席和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共同見證下,中國貿促會和哈薩克斯坦薩姆魯克—卡森納國家主權基金共同創建中哈企業家委員會。5年來,委員會為推動兩國企業開展項目對接和務實合作作出了不懈努力。”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陳洲在6月8日中哈企業家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上致辭時表示。
據悉,中哈企業家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由中國貿促會和哈薩克斯坦薩姆魯克—卡森納國家主權基金共同主辦。“經貿合作是中哈友好關系的動力。在兩國領導人的戰略引領和雙方工商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哈雙邊經貿關系提擋加速,項目合作成效顯著。”陳洲指出,目前,哈薩克斯坦已經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第一大目的地國,中國則是哈薩克斯坦第二大貿易伙伴。2017年,雙邊貿易額突破180億美元,同比增長37.49%,僅今年第一季度貿易額就高達40億美元。
對于中哈兩國經貿合作走深走實走遠,陳洲提出三點建議:一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有效對接,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希望兩國政府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通過共建經貿合作園區、產能合作示范基地等形式,大力發展高技術和創新合作,推動中哈產能合作向更高質量邁進,促進形成中哈合作新的增長極,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二是弘揚上海精神,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成員互利互信、共同發展。上海合作組織已發展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廣、潛力巨大的綜合性區域組織。17年來,中哈工商界攜手并肩,積極參與上合組織多邊合作,為上合組織的發展壯大注入了源源動力。
三是依托“一帶一路”,積極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于中國,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從理念到行動,發展成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期待中哈兩國工商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依托,把握潮流、攜手并進,從上合組織走向更寬廣的國際和多邊舞臺。
“哈中企業家委員會目前已經成為兩國企業家交流的重要平臺,對推動哈中工商合作取得積極成果發揮了顯著作用。”哈薩克斯坦薩姆魯克—卡森納國家主權基金董事會主席葉西莫夫向與會者介紹了薩姆魯克—卡森納國家主權基金及其相關投資計劃。當前,哈薩克斯坦正著力為外國投資者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比如針對外國投資者制定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和專門投資待遇,吸引潛在投資商以及對外國務工人員提供獎勵等。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中哈企業家委員會積極建言獻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主任克利姆別托夫在會上介紹,該中心是2017年世博會期間為了開展能源、基礎設施等方面合作而成立的。作為中哈兩國在落實“一帶一路”和“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合作對接的力證,國際金融中心的建立意義非凡。近期國際金融中心還和絲路基金達成共識,成為戰略伙伴,共同落實“一帶一路”下的投資合作。“哈薩克斯坦愿意作為整個歐亞市場的入口,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2013年在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絲綢之路經濟帶從中國向西延伸,第一站就是哈薩克斯坦。” 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回憶說,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進行產能合作,同沿線各國進行發展戰略對接的第一個對象就是哈薩克斯坦。當前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與“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正在進行有效對接,中哈共同發展的繁榮之路將越走越寬,越走越順。
會上簽署的一系列商業合作協議,涉及基礎設施、能源、金融、運輸、醫藥、航空等領域,充分發揮了兩國經濟互補優勢,展現了雙邊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