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中國五金制品行業(yè)對外貿易扭轉了連續(xù)兩年低速和負增長的局面,表現出了較好的增長勢頭。中國五金制品行業(yè)出口市場主要特點如下: 行業(yè)快速回升,出口總額重超千億大關 根據海關統(tǒng)計數據,在經歷了 2016 年的負增長后,2017 年行業(yè)對外貿易明顯回升,較去年同期提高了 16 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 1,045 億美元,重新超越千億大關,同比增長 10%,增速轉為正增長,明顯高于 2016 年同期 18 個百分點。 行業(yè)貿易順差再次轉為正增長 且高于去年同期 20 多個百分點 中國五金制品行業(yè)是出口導向型行業(yè),出口貿易對行業(yè)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2017 全年五金行業(yè)累計實現對外貿易順差 809 億美元,比 2016 年同期增加順差 74 億美元,行業(yè)對外貿易順差同比增長 10%,較 2016 年同期提高了 21 個百分點。 近一半五金產品對外貿易保持 10% 以上增長 2017 年 1-12 月,各主要出口五金產品中,除鋼鐵制烹飪炊具、保險箱、打火機、鎖具、手電筒及其他照明器具、鋁制容器及部分產品零件等少量五金產品外,絕大多數五金產品出口額保持了正增長。40% 以上的五金產品出口額保持了 10% 以上的增長,其中不銹鋼制餐具、鉸鏈、鎖具與打火機等零件類、鉆孔類工具、不銹鋼制保溫杯及其器皿和量具幾類產品增速較高,均超過 20%。 行業(yè)貿易分布依舊廣泛,國際市場更加多元 目前,中國五金制品行業(yè)產品品種齊全,很多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在全球市場占有較大份額。按照海關統(tǒng)計,五金制品共十一大類,243 個稅號。出口覆蓋全球五大洲,分別出口到美國、日本、德國、中國香港、英國、澳大利亞、越南、印度、韓國、俄羅斯聯邦等 232 個國家及地區(qū),與 2016 年同期相比新增 2 個貿易國家及地區(qū)。中國五金制品生產大國的地位在不斷加強。 如今,國際市場更加多元,在鞏固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tǒng)市場的同時,對巴西、印度、俄羅斯、南非等“金磚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實現快速增長。不管是傳統(tǒng)市場還是新興市場,行業(yè)對國際主要市場的對外貿易增速明顯高于 2016 年水平。 “自貿區(qū)”建設逐步受到關注 “一帶一路”是中國探索全球市場機遇的一次重大嘗試。四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得到了來自“自貿區(qū)”、沿線國家互聯互通、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等各方面支撐,其中,“自貿區(qū)”已經成為當下最受人們關注的內容。 2017 年,中國五金主要商品在自貿區(qū)實現出口總額 261 億美元,占行業(yè)總出口額的近四分之一,同比增長了 8%。其中,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出口額為 114 億美元,占比 11%,遠超其他自貿區(qū)。中國—秘魯自貿區(qū)、中國—瑞士自貿區(qū)與中國—冰島自貿區(qū)這三個地區(qū)增速相對較快,均超過 20%。 “一帶一路”為行業(yè)經濟增長尋找新的增長動力 “一帶一路”地區(qū)占了世界絕大多數的人口,大多數都是發(fā)展中國家,有著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Γw了中亞、西亞、東南亞、南亞、北非和東非,輻射東亞及西歐的 65 個國家,這些國家與中國經濟發(fā)展具有很強的互補性。2017 年中國五金制品行業(y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貿易總額為 334 億美元,占五金制品貿易總額的 26%,同比增長 9%。其中,出口額總計 311 億美元,占五金制品出口總額的 30%,同比增長 8%。 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出口的五金商品有閥門、釘類、門窗五金配件、絲和網、鎖具零件類、水龍頭、不銹鋼制烹飪炊具、淋浴房、管道連接件、鋼制、鎖具等。 在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貿易中,與越南、印度、俄羅斯聯邦、馬來西亞、阿聯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波蘭、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幾國完成的出口額相對較大,均超過 10 億美金,合計出口額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出口額的 69%,蒙古和老撾兩國出口額增長較快,分別為 150% 和 148%。 中國五金出口開始回暖,對“金磚”及“一帶一路”國家出口表現尤為強勁,按不同市場定制產品及重新定位目標市場,成為中國出口商提升業(yè)績的不二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