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征25%到取消加征;從整體降低至15%,再到今天加征25%,美國進口汽車加征關稅的事情有了戲劇性的變化。繼6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之后,6月16日上午傳出消息,中國海關將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征25%關稅,其中包括汽車。目前,從美國有進口業務的汽車包括特斯拉、Jeep、福特、林肯、凱迪拉克等。根據業內預計,特斯拉等美系進口車將受到劇烈影響,而同在美國生產的奔馳、寶馬、英菲尼迪等非美系品牌,也會受到打擊。
6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545項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對其余商品加征關稅的實施時間另行公告。
此前,國家財政部發布公告,自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其中,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而今,在此番調整之后,美國生產的進口車,將在15%的關稅基礎上,加征25%關稅,這意味著美國產的進口車在關稅上,將與其它產地的進口車在關稅上,不再處于同一水平。
事實上,2017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整車數量僅為5.3萬臺,占全年中國整車出口總量的5%。而2017年我國自美國進口的整車達28.02萬輛,占我國全年整車進口的22%。此番過招,將對美國進口車的影響更大。
無論是廠商指導價還是終端零售價,美國生產的進口車,都將面臨漲價壓力。汽車流通行業分析師李顏偉稱,如來自美國的進口車關稅征稅40%,特斯拉將上漲15.4萬元-28.6萬元;寶馬X5價格將上漲15萬元-21萬元;奔馳GLS將上漲20萬元-32萬元;林肯將上漲5.6萬元-25萬元左右。
"有獨特資源的車型還會繼續銷售,估計銷量砍掉一半多。可以替代的車型,基本退出市場。”李顏偉稱。而短期的影響已經顯現。
根據陸續發布的政策,美國生產的進口車,7月1日出關車將執行15%關稅;7月6日執行40%的關稅。如果照此落實,原本囤積在港口里面7月1日出關的車型,或許會提前清關,按25%征稅。“總比漲稅強,不過車企都虧大啦”,李顏偉稱。
此前,7月1日降低進口車關稅的消息傳出之后,很多車企第一時間跟進,提前下調指導價。而7月6日起,來自美國生產的汽車加征25%關稅,部分車企還是要重新調整指導價。李顏偉分析稱,“這一個多月提前下調的損失,恐怕要由廠商拿大頭,經銷商拿小頭。”
為了避免損失增加,車企和國內經銷商、總經銷商會利用7月1日至7月6日之間,加速突擊進口。“近幾年國內開了很多平行進口的口岸,這次應該是很好的進貨時機。低關稅進口之后,在高關稅的背景下,低成本庫存車的利潤會明顯改善。”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如此表示。
“只能希望貿易戰盡快結束,這樣才能持續、較好的穩定經營。”一位美國產奧迪品牌進口車經銷商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
“對美國產進口車加稅,必然嚴重影響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對美國汽車工業將產生一定影響。”崔東樹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時稱。
首先,在生產層面,加征關稅名單明確說明,是針對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即除了美國品牌之外,面向美國市場開發并在美國本土生產的德系車、日系車也將遭受增稅牽連。如在中國銷售的奔馳R級、GLS/GLS AMG和GLE/GLECoupe/GLE AMG便產自戴姆勒北美Tuscaloosa工廠。崔東樹預計,未來部分歐洲車企會考慮把美國產的車型部分轉移到歐洲和東南亞乃至非洲去。這對美國汽車工業影響較大。
此外,在市場銷量上,特斯拉、福特、克萊斯勒等美系進口車將倍受打擊。數據顯示,2017年特斯拉進口量達到1.7萬輛,同比增長51.6%,中國成為特斯拉在美國外的第一大市場。而特斯拉近期一直處于資金短缺、裁員“風暴”的危機之中,關稅上調無異于雪上加霜。
可以預見的是,豪華車的進口轉國產勢必提速。“由于部分進口車的貿易環境風險,加速國產化既能降低成本,也能防止關稅貿易戰的風險,無論是美系還是德系豪華車,均會加速推進國產浪潮。此前一直進口的寶馬X3,剛剛于近期在中國實現國產。”崔東樹稱。
而對于Jeep、林肯、凱迪拉克、克萊斯勒等美系進口車來說,在進口關稅提升后,其市場空間勢必受到擠壓,前途黯淡,加速國產或是不得不考慮的事。
以近年勢頭正猛的林肯為例。“(進口關稅上調)對林肯品牌的影響很大,必須加速國產。”崔東樹稱。2014年重返中國市場的林肯品牌,近年增勢明顯。2017年華銷量創新高,同比勁增66%,達到54124輛。但所謂“希望越多,失望越大。”目前,中國已是林肯全球第二大市場,林肯在中國已完成經銷商網絡擴充目標,有100家林肯中心開業。在林肯全球年度銷量排名前10家的經銷商中,有7家來自中國。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可見一斑。
但在爆發3年之后,林肯在2018年已然進入調整期。今年2月份,林肯在華銷量為2651輛,同比下滑9%,這也是林肯品牌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后首次出現下滑。同年4月,林肯銷量再次下滑,同比降低14%。
在實施25%關稅時,林肯MKC的售價為29.62萬元-41萬元。若在7月6日執行40%的關稅后,價格勢必抬高。而在其所處的競爭細分市場中,競爭激烈列強林立,如奧迪Q5L、奔馳GLC等,很容易即被消費者選擇替代。而林肯大陸的競爭對手也實力不遜,奔馳E、寶馬5系均在這一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除整車外,汽車零部件同樣將會被增加關稅,例如德爾福、天合、博格華納等美國知名零部件供應商,進口的美國零部件將會受到打擊。
不過,亦有人在變化中看到機會。在崔東樹看來,日本和歐洲產進口車在競爭中受益較大。
此外,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也將呈現利好,給予他們更好的緩沖期。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最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崔東樹看來,由于對美國產的進口車關稅提升,特斯拉等進口新能源車的價格將有所提升,進口新能源車帶來的沖擊也會減弱,這給了國內造車新勢力一個更好的緩沖期。在競爭中更有價格優勢,將令國內高端電動車開局走得更穩,勝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