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財稅制度設計——
海南應走有國際競爭力的財稅創新之路
本報記者 王培琳
今天,多名國內財稅專家和學者齊聚海口,就海南如何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財稅制度設計展開研討。
要創造有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海南財稅體制改革要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重要目標,以便于吸引各類人才、各類企業來瓊投資創業。
“推進財稅改革不僅僅是為了增加企業數量,而是為了讓企業可以在海南實實在在地開展業務,為企業提供有競爭力的國際化營商環境。”遲福林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對此表示贊同,她認為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要在財稅管理體制改革上下大功夫。
遲福林認為,海南要推進稅制轉型,加快低稅率、簡稅制、零關稅的稅制體系建設。
要對標國際進行創新
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因此,其財稅制度改革不能只對標國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而是要對標國際知名的自由貿易港,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創新之路。
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認為,目前,海南的財稅改革不能只是延續過去,而是要有新的格局和設計,要有很多創新。其中,稅收競爭力已經成為國際競爭力的主要指標。譬如,為了適應總部經濟發展,探討如何征稅才能使得成本低、效率高,又能夠吸引總部基地落戶海南。
對此,倪紅日認為,海南可以爭取財稅改革先行先試,對醫藥、金融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單項稅收優惠,升級海南旅游行業,對升級版的旅游項目給予所得稅優惠政策,實行先征后返等。
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副秘書長靳東升認為,稅收政策是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否具有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稅收制度設計上要有國際大視野,才有可能吸引內外資機構來海南投資。
財稅制度設計要定位明確
靳東升建議,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可以從支持綠色會展及國際旅游稅收政策、完善金融改革的稅收配套政策、創新證券交易市場的稅收政策、促進高成長性的行業的稅收政策等方面做起。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制度設計還要跟法律相結合。“制度層面的東西可以很快實行,但是只有法律保障才能讓制度走得更遠。”劉尚希建議。
與會專家還認為財稅制度的改革和設計還要提前研判和考慮建立糾錯機制,以防范經濟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