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對越南、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巴西進出口增幅分別達到19.8%、18.8%、16.0%和15.4%。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額14.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7.9%;其中出口7.51萬億元,增長4.9%;進口6.61萬億元,增長11.5%;順差9013.2億元,收窄26.7%。(以美元計,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額2.21萬億美元,增長16.0%,其中出口1.17萬億美元,增長12.8%;進口1.03萬億美元,增長19.9%;順差1396.5億美元,收窄27.5%。)
從商品結構看,機電產品出口4.4萬億元,增長7.0%,占比58.6%,其中汽車、手機、計算機等分別增長14.9%、10.7%和6.0%。紡織服裝等7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出口額1.41萬億元,下降4.1%。機電產品進口2.92萬億元,增長11.4%;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集成電路、計算機進口額分別增長28.0%、22.7%、17.7%。
從經營主體看,民營企業出口3.57萬億元,增長7.6%,占比47.5%,較去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出口第一大經營主體地位。外資企業出口3.12萬億元,增長1.6%,占比41.5%。國有企業出口8212億元,增長7.1%,占比10.9%。
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8.33萬億元,增長12.2%,占全國外貿總值的59.0%,較去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3.73萬億元,增長0.5%,占比26.4%。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1246.9億元,增長5.8%,占比0.9%。
從國際市場看,我國對美國、歐盟、香港等傳統市場出口分別增長5.7%、4.0%和5.8%;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金磚國家等新興市場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其中對越南、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巴西進出口增幅分別達到19.8%、18.8%、16.0%和15.4%。上半年,歐盟、美國和東盟為中國前三大貿易伙伴,三者合計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41%。同期,中國對中東歐16國進出口增長14.7%。
我們來具體看看國別市場。
美國
受貿易戰影響,6月出現了明顯的“搶出口”現象,當月中國對美出口創下426.2億美元的紀錄,對美貿易順差上升至289.7億美元,也創下1999年有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另有數據顯示,6月,中國向美國港口的船運量高于預期,意味著一些零售商加快訂單進度,以避免貿易戰激化可能導致越來越多的消費品成本上漲。
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按美元計價,中國對美國進出口是3018億美元,同比增長13.1%。其中,對美出口2177.8億美元,增長13.6%。自美進口840.2億美元,增長11.8%。
按人民幣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進出口是1.9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3.7%,美國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其中,對美出口1.39萬億元,增長5.7%,自美進口5379.7億元,增長4%。
然而,隨著關稅措施的落地和加碼,下半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可能顯著下降,并拖累整體出口的增長。
查詢美國500億+2000億加稅產品清單,請加微信“焦點視界”(focusvision),回復“美國”獲取。
越南
據中國海關數據,上半年我國對越南進出口增幅達到19.8%,我國對東盟進出口增幅達到11%,而越南為我在東盟內最大貿易伙伴。
而據越南海關總局數據,上半年,計算機、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進口額約達197億美元,同比增長14.3%。機械設備、工具及其零配件進口額達161.5億美元,同比下降7.3%。手機及其零配件進口額達59.7億美元,同比下降4.4%。布料進口額達64.3億美元,同比增長17.1%。
印度尼西亞
據中國海關數據,上半年我國對印度尼西亞進出口增幅達到18.8%。
據印尼統計局統計,1-3月,印度尼西亞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168.2億美元,增長29.8%。其中,印度尼西亞對中國出口67.8億美元,增長31.1%,占其出口總額的15.3%;印度尼西亞自中國進口100.4億美元,增長29%,占其進口總額的23.3%。印尼方貿易逆差32.6億美元,增長24.8%。
機電產品占據印尼自中國進口總額的半壁江山,1-3月進口43.9億美元,增長23.9%,占印尼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3.7%。賤金屬及制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分居進口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大類商品,1-3月的進口12.8億美元、10.9億美元和9.4億美元,分別增長54.9%、25.9%和33.6%。另外塑料橡膠作為第五大進口商品,進口額為4.9億美元,增長44.3%。在上述產品上,日本、美國、韓國和泰國等是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
俄羅斯
據中國海關數據,上半年我國對俄羅斯進出口增幅達到16.0%。
據俄羅斯統計局統計,2018年1-3月,俄羅斯與中國貨物進出口額為241.2億美元,增長30.8%。其中,俄羅斯對中國出口122.7億美元,增長37.1%,占俄羅斯出口總額的11.9%;自中國進口118.5億美元,增長24.9%,占俄羅斯進口總額的21.7%;俄方順差4.3億美元,上年同期貿易逆差5.4億美元。中國為俄羅斯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俄羅斯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賤金屬及制品,1-3月三類產品進口額合計占俄羅斯自中國進口總額的64.5%,分別為59.1億美元、8.7億美元和8.4億美元,分別增長30.0%、13.8%和26.8%。這些產品在俄羅斯進口市場中分別占有30.7%、5.0%和7.3%的份額。另外,俄羅斯自中國進口的化工產品增幅較多,增長42.0%;自中國進口的家具、玩具、雜項制品減幅明顯,減少10.4%。
巴西
據中國海關數據,上半年我國對巴西進出口增幅達到15.4%。
據巴西外貿秘書處統計,2018年1-6月巴西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447.8億美元,增長14.2%。其中,巴西對中國出口298.2億美元,增長10.6%,占巴西出口總額的26.2%,提高1.2個百分點;巴西自中國進口149.7億美元,增長22.1%,占巴西進口總額的17.9%,提高0.7個百分點。巴西與中國的貿易順差148.5億美元,增長1.1%。中國是巴第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巴西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化工產品和紡織品及原料,2018年1-6月上述三類產品合計進口107.2億美元,占巴西自中國進口總額的71.6%。此外,賤金屬及制品、塑料橡膠等也為巴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大類產品,在進口中的比重超過或接近5%。自中國進口大類產品除占比較小的礦產品等少數產品外已全線恢復增長,其中,第一大類進口產品機電產品進口增幅接近20%,化工產品、運輸設備進口增幅接近40%。總體來看,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反彈造成上年出口增長較快之后,2018年上半年巴西對中國出口增長有所放緩,而與之相反,巴自中國進口一改上年頹勢,增長較快,中國為巴主要進口來源中進口增長最快市場之一。
來源:焦點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