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美國商務部對中國44個中國機構進行出口管制,想交易得先過兩道關。同時,據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7月31日透露,特朗普政府計劃提議對20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25%關稅,最初對這些商品確定的關稅稅率為10%。
繼中興后,又一批中國企業恐遭美國制裁!但是,事情是這樣的。
8月1日消息,今天,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今天在“聯邦紀事”政府官方網站上公布了一份即將在美國時間8月1日(中國時間明天)正式發布的文件,宣布在美國政府“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EAR)清單中增加44個中國機構/部門,因為他們“違反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
簡單來說,就是這44個中國機構/部門將被列入美國出口管制清單中,美國公司如果想要向他們出口產品,則需要通過兩道關卡,一道是“許可證”,另一道“許可證再審核”,如果不能向BIS證明出口的物項對中國的軍事能力沒有實質性貢獻,那么則將會被拒絕出口。
▼U.S. GOVERNMENT PUBLISHING OFFICE
▼國內媒體報道
這44個中國機構/部門包括了8個機構和旗下的36個附屬機構(subordinate institution),他們集中以軍工研究機構居多,分別是:
1)中國航天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第2研究院,以及旗下13個附屬機構;
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3研究所,以及旗下12個附屬機構;
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4研究所,以及旗下2個附屬機構;
4)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以及旗下7個附屬機構;
5)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5研究所,以及旗下2個附屬機構;
6)中國技術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
7)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
8)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制裁對象主要為中國電科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級軍工集團,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件和關鍵元器件的研制生產。
中國電科目前擁有8家上市平臺,即四創電子、國睿科技、杰賽科技、太極股份、海康威視、華東電腦、鳳凰光學、衛士通。受此消息影響,今天這些股票在午后也出現了大幅下跌。
與此同時,據外媒報道,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和中國代表正在進行私下對話,尋找重新啟動談判的途徑。然而,特朗普政府卻仍試圖在貿易問題上煽風點火!除了針對中國企業再次進行技術封鎖外,據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7月31日透露,特朗普政府計劃提議對20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25%關稅,最初對這些商品確定的關稅稅率為10%。
7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了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的建議產品清單,開始征求公眾意見。
目標產品清單涉及服裝、電視零件、冰箱,以及大量日用消費品,如手提包、行李箱、手套和紙張等,這大大擴大了卷入兩國貿易爭端的商品的類型。總體來說,具體產品名稱及類目極其繁雜,基本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經梳理后,大致分類如下圖:
清單產品呈現如下特點:
第一,本輪清單打擊面非常廣,幾乎包括衣食住行、輕工業、機械制造、生活日用品等我們普通人能想到的各方各面,乃至收藏及古董都沒落下,看得出美方是想對中國向美國的出口形成全面震懾;
第二,所列項目占了20頁以上的就有三大類,圖中標黃的就是,分別是:食品類,紡織品類,化學制品類;占10頁以上的還有三大類,圖中標為橙色的就是,分別是:貴金屬類,制造業,輕工業類;
第三,從打擊效果上來講,雖然清單頁面的量不能等同于實際的質,但是至少是個反映。從上面的表來看,食品類商品是打擊的一大重點;另一類就是以輕工領銜的廣義的制造業。
這份清單不會立即生效,在征求公眾意見后,將在8月20日至8月23日舉行聽證會,并可能在8月30日公眾咨詢結束后生效。不過,將稅率從之前的10%提升至25%的擔憂,恐令中美貿易爭端升級。
這名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最早可能在本周三(美東時間8月1日)宣布該消息。
在美國政府將提議將計劃中的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關稅提高至25%的消息透露后,人民幣、澳元匯率下跌,日元小幅走高,不過因日本央行承諾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利率,同時決定提高收益率曲線控制的靈活性,日元仍處于守勢。
8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最高6.8338。澳元兌美元也下跌0.15%至0.7413。美元兌日元下跌0.02%報111.84,不過在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前瞻性指引后,美元兌日元仍維持周二0.73%的升幅。
中美或將重啟談判
周二(7月31日),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為避免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全面爆發貿易戰,美國和中國正試圖重啟旨談判。
據最新消息,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和中國代表正在進行私下對話,尋找重新啟動談判的途徑。他們補充稱,具體的時間表、待磋商的問題和談判的形式均尚未敲定,但雙方需要達成進行更多談判的共識。
中美解決爭端的談判已經停滯了幾個星期,雙方都拒絕讓步。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說,特朗普政府本周就對中國的貿易姿態舉行高層會談。美國的下一波關稅最早將于周三(8月1日)開始實施,可能對額外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關稅。中國表示要對美國產品征收同樣的關稅。
不過美國貿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采取的更為強硬的立場,這令努欽一直主張的談判舉措復雜化,因前者對美國的301調查擁有管轄權,也正是該調查觸發了關稅。美國財政部一位官員沒有立即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
美國和中國官方最近很少公開表示談判可能即將重啟。萊特希澤上周表示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系是一個“長期問題”,而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的代表則指責美國“敲詐勒索”。
在中美貿易戰升級之前,雙方舉行了三輪正式談判,首先是努欽率領的代表團在5月份訪問北京。在中國代表訪問華盛頓后,兩國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但幾天之內,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將這項協議拋之腦后,稱談判“可能必須采用不同的結構”。
在特朗普政府本月對中國34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關稅后,兩國談判成果失效。中國方面表示,美國政府此舉將取消雙方在談判中做出的任何承諾。
特朗普通過關稅威脅來完成自己削減美國貿易逆差的使命,與中國以及美國的盟友發生沖突,擾亂了金融市場,并引發了人們對全球貿易戰的擔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稱,這可能破壞全球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