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引發的貿易沖突正逐漸改變全球貿易局勢。8月16日,日本財務省發布7月貿易統計,日本出口增速放緩,對美出口連續兩月下滑。
數據顯示,日本7月出口同比增長3.9%,增速較6月份的6.7%大幅放緩。其中對美出口總額中占比30%的汽車出口慘受重創,月度同比下跌12.1%。
5月23日,特朗普下令美商務部對進口汽車及進口零件進行232調查,或對高達1920億的相關商品加征25%關稅。分析師表示,美國若對日本汽車出口征收高額關稅,會對日本整體經濟形成嚴重影響,目前的下滑只是先兆。與此同時,全球經濟成長或令日本出口更加多元化,包括中國在內的市場將支撐日本出口。財務省數據顯示,日本出口向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外溢的趨勢已開始顯現,7月日本對華出口較上年同期增加11.9%。
局勢明朗前車企不會增加對美出口
日本對美出口下滑自6月開始。此前長達16個月中,日本對美出口均直線上升。6月日本對美出口額同比減少0.9%,7月對美出口同比下降5.2%,坐實了下跌趨勢,其中汽車出口暴跌12.1%。
某種程度上,出口大跌反映了日本對美國加征關稅的一種預期。根據美方數據,2017年美國進口830萬輛汽車,其中170萬輛進口自日本。而日本統計顯示,出口美國的汽車占日本出口汽車總量的40%,總額達4.6兆日元,占總出口額近30%,日本汽車配件對美國出口額約為9000億日元。5月23日,特朗普下令美國商務部對進口汽車及零件進行232調查,或會加征高額關稅。
盡管關稅并未開始實施,已對進出口數據提前產生影響 。日本農林中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南武志認為,是美國貿易保護政策導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下降。
7月31日,加拿大、歐盟、日本、墨西哥、韓國等幾個主要汽車出口國在日內瓦會談,探討應對之策。南武志表示,局勢明朗之前,日本汽車企業不會呈現任何增加對美出口的跡象。
此外,美國3月啟動的鋼鐵進口限制也影響到日本出口。日本鋼鐵產品對美出口每年約為2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8億元)。雖然日本財務省稱“不能說已出現顯著影響”,但日本鋼鐵出口6月和7月跌幅均超10%。SMBC日興證券公司資深經濟分析師宮前耕分析認為,美國政府政策對日本鋼鐵等商品出口減少產生影響的可能性“不可否認”。他同時指出,日本對美出口總額中,鋼鐵僅占約1%,但汽車占30%左右。如果汽車最終被加稅,那么影響會很大。
數據顯示,日本7月貿易赤字為2312億日元(約合21億美元),遠大于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500億日元。
對華出口增長豐田在津增產
對美出口下降的同時,日本對華出口增速擴張。作為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日本7月對中國出口較上年同期增加11.9%。
7月1日起,中國對進口汽車的關稅從25%下調至15%。在此政策影響下,日本和歐洲車企大規模受益。統計數據顯示,海外制造商7月向中國出口16.5萬輛汽車,打破了2014年7月創下的13.4萬輛的紀錄。
出口之外,日本車企在中國的投資正在增加。據外媒報道,8月16日, 四名知情人士透露,作為中期戰略的一部分,豐田汽車公司可能在中國港口城市天津每年增產12萬輛新能源汽車。隨著兩國關系改善,這項戰略正在加快推進。
前述消息人士稱,豐田汽車將把天津年產能提高約四分之一,為豐田在中國市場年銷量提高至少50%、達到200萬輛打下基礎。
去年豐田在中國銷售129萬輛汽車,今年銷量預計可達140萬輛。消息人士稱,“產能瓶頸”限制了它進一步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