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強力實施新時代開放帶動戰略全面推動承德高質量發展
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法寶。以更遠大的目光審時度勢、以更廣闊的胸襟謀篇布局,是強力實施新時代開放帶動戰略,全面推動承德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承德的開放,既要盯住京津,牢牢抓住用好協同發展重大歷史機遇;也要立足京津,放眼國內外,精準務實開展招商引資,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承德對外開放實現新的更大突破”。市委十四屆四次全會提出“立足京津拓寬視野,全方位擴大開放”的要求,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帶動戰略,全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必將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為發展開創新機遇、增添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碧龀械驴闯械拢┙蚣絽f同發展戰略提出之前,承德只是北京北部的一個小城市;如今,承德可謂“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首都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承德的擴大開放真正進入了黃金期。近年來,國內的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受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土地等資源約束日益趨緊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南方企業急需轉移。在此形勢下,承德生態環境華北最優、土地資源相對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區位優勢明顯等特質愈發彰顯,對南方企業和高端生產要素產生很強的吸引力。為此,要積極搶抓南資北移、優質生產要素看好京津冀的重大機遇,吸引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向承德聚集,全力把承德打造成為南方企業進軍京津冀的主要承接地。
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到,不僅要盯住京津,更要立足京津、面向國內、放眼國際。我們要借助國際國內看好京津冀的有利時機,國內緊盯長三角、珠三角和港澳臺,促進南資北移,落地承德;國外緊盯東北亞、中東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力推動外資、外貿、外經工作,全方位增強市域經濟發展后勁。尤其要緊盯“一帶一路”沿線等國際市場,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全力推動“三外”工作實現新突破。
利用外資是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作為集聚綜合競爭要素的資本,外資帶來的優質資源,在眾多領域產生了重要的示范帶動和技術溢出效應。我們要借助國家利好政策吸引外資,特別是對產業發展帶動性強、技術創新貢獻大、增加就業機會多的外資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全力搞好服務。要發揮獨特優勢吸引外資,進一步深入挖掘后發潛力,加大對獨特資源和比較優勢的整合力度,提高要素供給質量,吸引更多的外商來我市投資置業。要圍繞重點產業吸引外資,圍繞既定的六大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細化招商方向和招商重點。要瞄準出口市場吸引外資,積極主動對接進口國家、地區和企業,謀劃實施一批利用外資重點項目,吸引境內外的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公司和金融中介組織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發展對外貿易、參與國際分工,不僅對擴大就業、改善民生至關重要,更關乎穩增長目標的實現,對經濟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圍繞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推動外貿實現較快增長,要著力在“引”上下功夫。加大外埠外貿企業來我市開展進出口貿易的鼓勵支持力度,特別是對規模大、貢獻大的外貿企業要特事特辦、全力支持;要著力在“育”上下功夫。加大對現有出口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健全外貿企業孵化培育機制,積極搭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我市中小微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便利化服務;要著力在“轉”上下功夫。鼓勵支持外貿企業加強自主研發,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在鞏固提升鋼材、輕工、農產品等傳統特色優勢出口產品的基礎上,不斷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努力爭創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新優勢。
“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承德也是如此。我們只有搶抓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等重大機遇,加快培育“走出去”的主體,積極探索“走出去”的途徑,不斷擴大外經合作成果,才能讓擴大開放行穩致遠。要鼓勵支持我市食品醫藥、農業種植、裝備制造等優勢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到境外投資辦廠。特別是積極疏解我市鋼鐵、水泥等過剩產能,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要引導我市有實力的建筑施工企業,到國外承攬工程業務,帶動我市對外勞務輸出,拓寬百姓增收渠道。要積極構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拓展與國外商協會合作,不斷開拓對外經濟合作新渠道。對“走出去”的企業,要重點加強法律政策、財政支持等綜合服務,支持他們不斷做大做強。
互利共贏才能行穩致遠,開放包容才能攜手同心。強力實施新時代開放帶動戰略,既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政治要求,也是決定承德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站在新起點上,只要我們立足京津拓寬視野,全方位擴大開放,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就一定能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一定能充分發揮外資、外貿、外經工作對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全面推動承德高質量發展釋放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