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中國和以色列兩國共享的“關鍵詞”。在兩國政府的有力推動下,近5年來,中以創新合作不斷深入發展,駛入成長的“快車道”。中以創新合作聯委會第四次會議即將召開,有望進一步推動雙方在各領域的創新合作。
以色列是全球重要的研發中心,被譽為“初創國度”,也被稱為“中東硅谷”,在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大數據、水處理、精細農業等多個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研發創新上具有顯著核心競爭力。目前,以色列高技術產業的初創公司數量就超過6000家,跨國公司在以色列投資成立的研發中心超過350個。華為、聯想、小米等一批中國企業也已在此設立研發中心。
為促進中以在各領域的創新合作,兩國于2014年建立了創新合作聯委會機制。去年3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華期間,中以正式建立“創新全面伙伴關系”。
在建立兩國“創新全面伙伴關系”之后,中以創新合作加速發展,雙邊貿易和投資金額不斷增加,人員交往也日益密切,高科技領域的合作更是成為“耀眼的一環”。
據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介紹,中以雙邊貿易額2017年超過130億美元,中國是以色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在全球的第三大貿易伙伴。目前中國在以投資總額超過了70億美元,創新領域的投資近年來顯著增多。
兩國在基礎科研、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創新合作也在不斷加深,雙方大學和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日漸增加,多個創新園和創新中心在中以兩國“開花結果”。
以華傳媒中心創始人兼主任亞歷山大·佩烏茲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中創新合作潛力巨大,期待更多中國領先企業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或分公司。通過創新合作,兩國不僅可以實現優勢互補,還可以為攜手走向世界市場創造條件。
以色列著名投資管理公司“因迪戈環球”首席執行官多里安·巴拉克對記者表示,中國正在包括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高端制造等諸多領域進行大規模創新和投資,這為雙方創新合作提供了重要前提。在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來到以色列進行投資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以色列企業也意識到中國市場和與中國建立商業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不斷東移,在中國市場尋求合作機會。
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人員多倫·埃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新合作正引領中國不斷加大在以色列的生物技術、農業科技等領域的投資和合作,同時食品安全和水安全等也將成為雙方進一步合作的重要領域。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中以創新合作已駛入成長的“快車道”。中以雙方都看好創新合作的前景,期待不斷擴大合作,從雙贏合作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