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國陷入困境的私營企業可能即將迎來情況好轉,有跡象表明,政府正推動增加銀行貸款。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1月27日報道,私營部門一直在努力應對由于影子銀行收縮而造成的信貸緊縮。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私營企業提供了大約80%的就業崗位。隨著企業違約在今年創下紀錄,決策者采取行動增加信貸,尤其是指示銀行提供更多貸款。
按季度來看,在最近的3個月里,對小企業的貸款有所增長,這是一年來的首次增長。
報道稱,在政府多年來遏制過度信貸舉措期間,銀行資產的增長低于經濟的名義增長。最近的數據顯示,這一趨勢正在緩解。
報道稱,很難直接看到私營領域的融資成本,但據稱,借貸利率已經穩定下來。盡管仍高于整體平均水平,但浙江溫州非銀行機構的年化借貸利率正在下降。
在達到創紀錄高點后,央行基準利率與實際借貸成本之間的利差正在減小,表明降低利率的政策正在開始發揮作用。
利率高于基準利率的貸款比例也開始從創紀錄的高點減少。
榮鼎咨詢公司中國市場研究的負責人洛根·賴特說:“信貸增長已經停止減速。房地產市場的疲軟可能在今后幾個季度令流向企業(包括私營企業)的信貸比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