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CEPA(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貨物貿易協議》在澳門簽署,該協議將于2019年1月1日實施。這標志著澳門CEPA又一次完成升級,筆者從毗鄰澳門的拱北海關了解到,今年該關驗放的澳門CEPA項下受惠貨物同比增長22.7%。
拱北海關對外發布,今年1至11月,該關驗放的澳門CEPA(《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零關稅貨物受惠貨值4600萬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2.7%,總量占內地進口口岸的近7成;稅款優惠32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6%。
拱北海關原產地專家介紹,《澳門CEPA貨物貿易協議》重點內容之一是原產地規則部分,該規則既符合國際規則又針對澳門實際需求,采用對全稅則產品統一適用的總規則與僅包含部分產品的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相結合的模式,為全稅則產品制定原產地標準,提高了針對性,更能“靶向”滿足業界需求,有利于維持澳門產業穩定健康發展。參照國際通行的自貿協定原產地規則,《澳門CEPA貨物貿易協議》原產地規則確定了所有稅則中的商品,即所有進出口商品都有原產地標準,只要滿足標準的澳門原產產品,即可以申領CEPA原產地證書,避免了過往新產品可能需要等待每年兩次的原產地標準磋商結果,原產地標準的適用范圍以及便利程度大大提升。
海關提醒企業,在通關方面,CEPA貨物更享便利。澳門經濟局簽發的原產地證書,在內地所有口岸均可以使用,而不再是以前的指定口岸使用;另外,原產地證書所載商品的稅則號列,與報關單對應商品的稅則號列,從以前的比對前8位修改為6位,寬容度進一步放開。而且原產地證書商品項也擴大到50項,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方便企業便利享用澳門CEPA零關稅優惠。
拱北海關一直為澳門CEPA貨物順利進入內地提供便捷通關,為相關企業提供原產地規則指引。據統計,自澳門CEPA實施至2018年11月,近15年來共有3300票澳門CEPA零關稅貨物從拱北海關進口,受惠貨值合計達3.3億元人民幣,稅款優惠合計2905萬元人民幣,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5%和27%。
從拱北關區累計進口CEPA貨物來看,印刷電路用覆銅板占總貨值的64%,成為零關稅措施最大的受惠者;紡織品、食品、香料等傳統產業占總貨值的28%;澳門其他產業,打印機墨水及色帶和塑膠制品等產業得到適度發展。拱北海關表示,在口岸貨物通關便利化方面,將按照粵港澳大灣區便利化措施的統一部署,尤其是在粵澳口岸探索率先試行更先進、高效的查驗模式,和便利通關舉措,為澳門CEPA的持續健康發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