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商務工作會議期間,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以來,面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廣東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主動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迅速出臺新"外資十條",制定穩外貿若干措施,持續推動外經貿向高質量發展。

自貿試驗區提升開放魅力
40年前,廣東一馬當先,在蛇口打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炮。2014年12月,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努力建設成為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
廣東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運作三年多來,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制度創新成果,有力發揮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鄭建榮表示,廣東自貿試驗區加快推進制度創新。認真貫徹落實廣東自貿試驗區深改方案,出臺粵港澳"自貿通"等20項制度創新重點事項,外資負面清單縮減至45條,高端人才便利化出入境政策擴大至大灣區9市,企業專屬網頁推廣到全省。在法律服務、建筑、保險、金融支付等領域與香港服務業規則對接得到突破。
自貿試驗區的改革舉措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推動著廣東持續成為開放高地,吸收外資"強磁場"作用進一步增強。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廣東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56.1億美元,占廣東全省的25.5%,累計吸引7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設立了企業290家,認定總部型企業74家。截至2018年9月,廣東自貿區累計設立港澳資企業1.2萬家,面向港澳的引資魅力持續增強。
鄭建榮介紹說,截至目前,廣東自貿試驗區已經累計形成385項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復制推廣33項,向廣東全省復制推廣102項。其中,"前海模式"得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提出要研究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在全國推廣。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監管、金融開放創新、法治創新、人才管理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等七大核心內容被視為制度創新的"核心引擎"。
加速邁向外貿強省
伴隨改革開放的步伐,廣東迅速成長為中國的外貿大省。如今,廣東正加速從外貿大省邁向外貿強省。
鄭建榮表示,2018年以來,廣東把"穩外貿"擺在突出位置,制定了穩外貿若干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1~11月,廣東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7%,預計全年進出口額將突破7萬億元大關。
與此同時,廣東多措并舉,全力提升外貿發展的質量。鄭建榮介紹,廣東今年采取了五大重點舉措,推動外貿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一是以各類展會為主渠道拓展多元化市場;二是用好進博會等重大平臺支持企業擴大進口和內銷;三是加快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四是支持企業培育國際品牌,加強境外營銷網絡建設;五是加大出口風險保障和金融支持,推進口岸提效降費。
廣東加速推進"五個優化""三項建設"等工作,扎實推進外貿強省建設。一年來,廣東建立了品牌企業評價體系,認定226家廣東省出口名牌企業,構建全球分銷網絡,認定4家境外廣東名優商品展銷中心并支持企業入駐,幫助企業做強外貿競爭新優勢。以"一般貿易+民營企業"為主導的外貿格局鞏固成型,貿易自主性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廣東外貿新業態強勁增長。廣州、深圳跨境電商綜試區實現政策創新51項,珠海、東莞獲批成為新一批跨境電商綜試區;廣州花都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實現全省對接,佛山、中山國家市場采購貿易試點獲批并正式啟動。